第131章 短视频大火

修命病13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超级男带货主播最新章节!

    陈乐在直播间里又开始了录视频段子。

    陈乐打开手机视频就开始录。

    “北漂的流金岁月。”

    “虽然在首都的日子里总离不开一个漂字,这个漂字很深刻的描述了这一在首都京城生存的不易。

    古语有云:京华米贵,当年连名声在外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都曾被人调侃过说:京华居大不易。

    近现代的大师级书画家齐百石在五六十岁初到首都的时候都是拿画换白菜。

    由此可想自古在首都生存就是相当的不易,寸土寸金。

    尤其是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首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首都的房价物价随着雨后春笋的知名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入和首都自身的文化科技建设的风潮袭来,有一句口号是:来华夏国必到首都,看城市必先看首都。

    随着首都在国际上的影响,房价和物价也陡然上升到与世界接轨的程度,甚至超过很多发达国家的房价物价。

    首都的高校数量和大学生数量在内地也名列前茅,随着首都城市的发展招睐了几代的年轻人为之奋斗,问他们为什么?

    众所周知,机会多,钱多,同样人也多。

    这就造成很多刚出社会还未定性的年轻人们这山望着那山高,在这里干一两年能力强了就跳到更大的平台上去,反正在年轻人当中流行一句话:年轻就是资本,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不缺工作的诸如此类话语。

    如上所述虽然首都的生活极其不稳定但为何还会每年吸引上千万的年轻人逐梦首都呢?

    在首都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首都的王府井,故宫,三里屯是属于年轻人的花花世界,只要是对某一领域有兴趣点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在繁华都市里的世外桃源,比如喜欢书的有各种的书店定期会举办和知名作家或教授的名家沙龙。

    喜欢射击的有专门的射击私人会所把各类兴趣相投的人定期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没有尊卑没有老少,唯一的只有见解的高低上下之分而已。

    hd区的中关村可以说是首都房价最高的地方,中关村周边盘踞着首都一多半儿的名校,就是所谓的学区房。

    比如:京华大学、首都大学、人民大学、首都交通大学、首都农业大学等等多所国内顶尖的高校。

    中小学的模拟试卷大多也是出自hd版,中关村周边的知名书店也是花样繁多,针对各类学科几乎没有找不到的书。

    比如首都大学南门外的万圣书园,据说是首都的一个校友创办的,在万圣书园几乎能把古今中外的闲书和专业书籍都找全,甚至能找到原版的英文或日文书籍。

    一到寒暑假在万圣书园打临时工也是有很多的,都是附近学校勤工俭学的,周末也能见到很多学生模样的身影在静谧的环境下忙忙碌碌,书店里养的好几只咖啡猫更是别具风格,尤其是胖嘟嘟的身形让人远看近看怎么看都像个思想者。

    来这里买书的不乏附近高校的着名教授或慕名而来的青年学子,最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是门口免费赠送的几十本佛学刊物。

    也是在万圣书园我见到了第二故乡着名的禅宗古刹林间禅寺编辑的一本颇有影响的期刊《佛》,也是从这个万圣书园我感到了到首都后最前所未有的尊敬。

    虽然我在寒冬腊月里穿着厚重的保安制服也没有给过我一个难看的眼色,或许是看我戴着眼镜,眉目间流出谦谦君子的感觉而误以为我是来考研的大学生吧!

    第二个要提的是中关村图书大厦和华夏书店,这两家华夏最出名的书店在距离上就隔了一条街,可以说中关村图书大厦和华夏书店就在各自的对面,华夏书店主要是以古籍为主,从店名的书写就能看出端倪,华夏书店里也卖毛笔和书画作品,还能淘到现代版的线装书,主要是以华夏古代文化为主,连服务员工都是三十好几岁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国企。

    中关村图书大厦则是更商业化,书店也是分了好几个楼层,少儿、美术、音乐、历史,可谓包罗万象,在这里没有买不到的书只有想不到的书,但价格也是绝对市场价,最值得赞扬的是可以随意看书,每个书架旁为阅书人放置了好几张沙发以供阅读休息。”

    ……

    陈乐这一套果然灵验了。

    就在短短的几分钟以内就吸引了将近十万的播放量。

    陈乐第一次感受到了满足感。

    ……

    王子风骑着电动车时快时慢,大概过去十五分钟才到达出租屋。

    正是早晚高峰期的时候。

    路上堵的是水泄不通,也就只有电动车能稍微的穿过其间。

    王子风迎着风走进出租屋的单元楼。

    身边走过的都是陌生面孔。

    ……

    博思英语集团大楼里。

    江波把文件抛了一地,嘴里骂骂咧咧的道:“都是谁做的假账,一定要给我查出来,导致公司亏损了十亿。”

    “十亿是个什么概念?”

    “这是要让公司倾家荡产呀!”

    周明明呆在门口,心想道:“看来公司快完了,应该是已经完了。”

    “公司破产了,竟然这么快就破产了。”

    周明明抬起头望着在疫情前门庭若市的博斯教育,到现在大楼里却是空荡荡的,随处都是散落的文件。

    周明明抹了抹泪,快速的跑出大楼。

    给李博去了一个电话道:“博哥!你那边还缺人不?”

    李博一脸惶恐的道:“怎么了?我的大经理。”

    周明明一脸沮丧的道:“博斯教育跨了。”

    “啊!博思教育怎么能跨呢?你是听谁说的?”李博有些不信任的道。

    “李总不是已经帮忙融了两亿的资了吗?怎么会说倒闭就倒闭呢!”

    周明明低声的道:“这事儿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据小道消息得知是有人贪污潜逃了,到现在还没查出来呢?”

    李博半信半疑的道:“那你接下来怎么个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