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巧打闻家台(三)

敖楚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抗日之活着再见最新章节!

    夜幕降临,闻家台周围的枪声完全停息下来。

    有风,不大,带着低低的呜咽从西北方向肆无忌惮地刮来。

    寒风扫荡着硝烟和血腥,却带来了冰寒彻骨。

    梁团长枯坐在枯树林里,心里像开了锅似的,根本无法平静。

    他渴望着复仇、渴望着与敌人血战到底。可是,与冀西大队一番争论之后,一种异常的沉重的心情攫住了他的心!

    ——是呀,自己打的是什么窝囊仗?打了大半天,牺牲了这么多同志,竟未能前进一步!如此,他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指挥员,他明白,眼前的处境太困难了,仗太难打了!他没有权力要求别人也因为同样的困境再去大量牺牲!

    可是,要么进攻,要么撤退,总要有所选择呀?新上来的预备队却磨起了洋工,都几个小时了,既不打,也不撤。

    搞什么搞?等敌人来包饺子吗?

    梁团长再也忍不住了,他“霍”的一下站起,准备再次理论一番。

    可当他艰难地走出枯树林,却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眼前的队伍正在大干特干,雪地上涌动着许多人头,他们飞快地挥动着铁锹,随着“沙沙”的铲雪声,一条条雪壕已经颇见雏形。

    他们在干什么?

    准备在此过夜?

    想挖雪壕避风?

    众人忙得不亦乐乎,雪地极为松软,他们的进展极快,前面的战士在挖壕,后面的战士则将两侧拍实,然后往上面浇水。

    搞什么鬼?

    如果是避风,拍实就行了,干嘛要浇水?

    梁团长大惑不解,他走上去一把拽住一名正在忙活的班长,“你们在干什么?神神秘秘的?搞什么名堂?”

    这名班长认得梁团长,赶忙回答:“我们在按队长的指示挖雪壕,方向、尺寸都定了,就是没说干啥。”

    梁团长皱了皱眉:“莫名其妙……”

    可他的“妙”字刚刚出口,立时目瞪口呆,嘴巴张得有箱子那么大。

    他的脑子里电光一闪,突然就有所顿悟——

    雪壕的方向完全是纵向,全是朝着闻家台的方向。

    我的天,原来如此!

    梁团长顿时就明白了——人家是要缩短冲击距离!

    通过挖雪壕,直逼敌人的前沿阵地,如此一来,就把不利情况转化为有利条件,原来阻挡我军冲锋的积雪此刻就成了掩护战士们冲锋的通道。

    我操!这个主意简直太妙了!

    梁团长瞬间就激动得不能自已。

    积雪极其松软,挖起来比刨坑挖土要容易十倍,一夜之间挖他个几十条上百条都不成问题。

    而且,雪原上雾气昭昭,敌人就是打着照明弹也能见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挖掘,极利于隐蔽作业。

    梁团长激动得像是雾海里看见了灯塔,险些大叫一声!

    他是个肯动脑子的指挥员,白天攻击不顺,他把各种能想到的办法都捋了一遍,还是一筹莫展。

    眼前的壮景,让他热血沸腾。

    他的心臊了,他为自己曾经对人家发火而感到羞愧,人家不是不打,而是在憋着大招,而且是如此巧妙的大招!

    他迫不急待地想要见孟队长一面,哪怕仅仅是向对方表达一下歉意。

    “孟队长,你好!”当他大踏步走进指挥部时,他拼命压制着内心的激动,精神抖擞地冲孟占山喊了一声。

    “你好,梁团长!”听到梁团长的喊声,孟占山赶忙回应,此人此刻精神抖擞,让孟占山颇为吃惊。

    “孟队长,你准备什么时候进攻?能否向我通报一下?进攻时能不能让我的团打头阵?”梁团长颇为谦卑地问。

    孟占山怔了一下,“你们损失挺大,还是当预备队吧。”

    “孟队长,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梁团长突然笑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盯着孟占山,“要我看……这一仗……已经不需要预备队了……孟队长,你不会是怕我跟你抢功吧?”

    孟占山愣了,他狠狠地望了梁团长一眼,随即眉开眼笑,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他意识到,对方已经完全洞悉了自己的计划,在对方眼里,他看到的是满满的真诚!

    “梁团长,你们还有多少人?”孟占山突然问。

    “还有……三百多。”梁团长的声音有些发颤。

    “好,我准备明晨六点发起进攻,现在是十二点多,还有五个小时,你们做好准备……明天,你们会是突击队之一。”

    “真的?”梁团长似乎有点不敢相信,他紧盯着孟占山,脸上露出亢奋的表情。

    “真的,我老孟不打逛语!”

    “好!请让我们参加挖壕,我们不能吃现成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梁团长用一种近乎狂热的声音冲孟占山请求道,两只眼睛闪闪发亮。

    “成,注意隐蔽,铁锹我让人给你。”孟占山低声吩咐道。

    “是!”梁团长猛地蹦出了一句,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狠狠地敬了一个军礼,转身消失在入口处。

    ……

    天色微明,雾气昭昭。

    陈林达从新筑的地堡里向外观瞧,但见雪原上一片寂静,只有几棵枯树在微风中摇摆,上面有几只乌鸦在哀嚎。

    没有任何动静,陈林达的表情逐渐放松,他放下望远镜,下令开饭。

    可他哪里知道,他望远镜中的雪原已经凭空多出数十条弯弯曲曲,一直逼近到他前沿阵地的雪壕。雪壕一人多深,半人多宽,两侧冻得坚硬无比。

    “军座,电话!”一旁的报务员把无线电递到陈林达手中。

    “喂!陈军长吗?现在情况如何?”

    陈林达昂首挺胸:“报告总座!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打退共军数十次进攻,昨晚平安无事,现在所有的阵地都在我军手上,我军防守固若金汤!”

    “好,非常好!目前新一军、新六军已进至厉家铺子,新三军和七十一军已逼近彰武,只要你们再坚持半天,就能大功告成,到时候你是首功!”

    “是!总座!谢谢总座!卑职定当竭尽全力,报效党国!”

    挂了电话,陈林达大笑出声:“哈哈,新一军、新六军已进抵厉家铺子,新三军和七十一军已经逼近法库,共军很快就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通知各部队,注意警戒!”

    “叭!”

    一颗红色信号弹突然腾空而起,随之而来的是山呼海啸般的轰鸣声。

    东野炮一团、炮二团,加上二纵炮团、四师山炮营和冀西大队自己的火炮,大大小小总共有六七十门火炮,被精心布置在前闻家台附近的有利位置,此刻突然发难。

    一轮轮的齐射,惊天动地!

    炸点喷泉般涌起,闻家台顿时陷入浓烟烈火之中。

    陈林达大惊失色,他明白,共军的进攻随即就到,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共军的炮火竟会如此猛烈。

    “快!开炮!压制敌人火力!准备战斗!”

    炮兵慌忙进入炮位,一部分开始压制性射击,另一部分按照早已标定好的坐标,立即对前沿阵地前几百米处实施拦阻性射击。

    可是,令他们奇怪的是,透过浓浓的硝烟,雪原上根本没有共军冲锋!

    敌人正自狐疑,更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炮火的延伸,距离前沿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突然飞出密密麻麻的手榴弹,手榴弹在敌人的工事上凌空爆炸,连环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没有冲锋号声,没有冲锋的呐喊,随着最后一批手榴弹的脱手,隐伏在雪壕内的突击队员一跃而起,疾跑中上百挺轻机枪同时开火,敌人的阵地在密集火力的打击下烟尘四起。

    如此短的冲击距离,敌人刚开始还击,突击队已经突入环形工事,并控制住突破口。

    后续部队像潮水一般涌进村子,与守敌展开激烈的巷战,到处刀光剑影,喊杀连连。

    枪炮声响成一片,硝烟笼罩了雪原。曳光弹和炮弹、手榴弹爆炸的火光,象焰火一样,映红了前、后闻家台。

    各部队按照预定方案,集中所有六零炮、迫击炮和炸药包爆破障碍物。机枪分配具体扫射目标,压制敌人火力。突击队从四面八方猛冲猛打,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天崩地裂,烈火熊熊,我军战士奋勇突进,呐喊声犹如抖动的海潮一般一波波汹涌而至。

    敌一九五师是全副美械,几乎全由老兵组成,不少官兵还参加了抗日战争,战斗经验丰富。

    可是,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猛烈空前的打击,也不由乱了阵脚。

    好鬼的共军,居然眨眼间就杀到近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战斗转瞬间就进入白热化,机枪,步枪,火箭筒,迫击炮,炸药包,火焰喷射器等所有武器都被用上了,两军像发了疯似的近距离搏杀,在我军优势兵力的打击下,敌人很快溃不成军。

    “总座!总座!共军已攻入闻家台,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陈林达率领残部龟缩在闻家台一隅,不断通过电台呼救。

    一向刚愎自用的陈诚命令陈林达:“顶住!你必须顶住!再固守半天,援军就能到达!”

    “半天?我连一个小时都顶不住了!”陈林达愤愤地摔下话筒,硝烟中,他已经听到共军大部队近在咫尺的呐喊声,陈林达慌了,带着卫队冲出指挥所,撤向后方阵地。

    慌乱中,他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他看到卫队长正在拼命开火,百忙之中摘下手榴弹准备投掷。

    可共军的手榴弹已经下雨一般砸了过来,几颗正落在卫队长身旁,轰轰的爆炸声中,卫队长像枯树桩一样腾飞起来。

    督战队队长厉声尖叫,并把带刺刀的步枪戳在地上:“从这条线起,一步也不许后退!”

    就在这时,几发轻机枪子弹同时击中他的肩膀和大腿,他一头栽倒在地。

    我军如潮水一般席卷了整个闻家台……

    天色大亮时,战斗即告结束。

    仅仅一个小时,敌新五军军部和各师等近二万余人就灰飞烟灭了,这是一个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喧嚣的战场终于沉寂下来。

    晨曦中,厚重的铅色的雾一样的硝烟,带看浓浓的的血腥气,笼罩着空旷的辽西平原。

    枯树擎着通红的火把在地平线上燃烧,像一盏盏长明灯。几乎是清一色的土坯屋被烧得只剩下骨架,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焦黑的脊梁。

    被战火蹂躏的雪原上,到处是丢弃的作战物资。大至印着“青天白日”的车炮,小至一条军毯,一个饭盒,一包饼干,一个新编军从军长到士兵所需的一切,应有尽有。

    车炮旁,一具具焦黑的、血肉模糊的尸体,以各种姿式倒毙在雪原上。

    远处押来大批的俘虏,在解放军的押解下一个个垂头丧气、狼狈至极。

    新五军军长陈林达以及一九五师师长谢代蒸、副师长阎资筠及四十三师副师长陈化龙等2000余人被俘。

    尴尬如陈林达者,成了东北战场上第一个被我军活捉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军军长。

    陈林达一度化装成伙夫,但还是被我军揪了出来,当战士们押解着陈林达来到指挥所时,这家伙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问了一句:“我就想知道,你们到底是怎么从我们眼皮子底下冒出来的?

    他哪里知道,孟占山利用“雪道”筑成了杀敌的“快速路”。

    此战缴获无数,物资堆积如山,更有光洋两麻袋,上千斤上好的大米,大量珍贵的药品和数十箱各式香烟……

    更让众人喜出望外的是,居然还有3000多双未开封的棉鞋。

    孟占山知道,这些都是部队急缺的物资,连忙向上级做了汇报。

    刘司令得知消息后,顿时大喜过望:“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太好了,真乃天助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