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突厥来犯,是大大滴好事……

正版唐大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大唐之开局邀请李世民造反最新章节!

    突厥要来?这不科学啊!

    可是,老李看看胡莱的认真那表情,一点儿不像说瞎话。

    甚至,还有几分严肃……

    一下子,老李就有些慌了。

    如果突厥真的来了……

    这就,很不秒啊!

    因为。

    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秦王和太子的大业之争。

    说起突厥,李世民简直头疼。

    大唐和突厥相爱相杀的关系,还得追溯到隋朝末年。

    隋末,隋炀帝昏庸无能、暴政频施,在加上他自己过度自信与轻敌,将隋朝陷入了战争的泥淖。

    从而导致社会慌乱凋敝,百姓为了苟活于世,纷纷起义抗争。

    突厥一看隋朝大乱,高兴得不行,趁机对隋朝发起进攻,想借机摆脱隋朝的控制。

    此时的唐高祖李渊还是隋炀帝的部下,突厥来搞事,隋炀帝就派李渊出征,和突厥作战。

    李渊不屈不挠、奋勇杀敌,数次击败突厥的进攻。

    也是因为如此,突厥和李渊的梁子,也算是结下了。

    公元618年,李渊推翻隋朝的统治,建立唐朝。

    突厥这边,就更是嚣张了,数次来犯。(一来是为了争夺边境利益,二来也是为了报仇。)

    这,让李渊苦恼不堪。

    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齐心协力跟着李渊一起打天下。

    可自从李渊称帝之后,李建成由于其嫡长子的身份,被册封为太子,平日里就跟在刘渊身边协助处理一些政务,无法脱身去战场。

    这样一来,统一全国、击退异族进犯的重任,就落到了秦王李世民身上。

    面对嚣张的突厥,秦王也没在怕的,他骑上马带上兵,头也不回地就去打战去了。

    他李世民,必须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因为。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信念。

    之后的好几年,李世民都在马背上东征西伐、行军作战中度过的。

    不得不说,秦王这小子是个奇才,虽才二十出头,但领导能力、军事才能却都是一流。

    短短四年,他就数次击退以突厥为代表的入侵者,统一了陇西、关东一带,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李世民战功赫赫,替李渊打下了唐朝的半壁江山,李渊也慷慨地将其封为“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地位显赫,仅在皇帝和太子之下。

    并且,天策府作为武官之首,李世民还能自行招揽人才,发展自己的势力。

    李世民很有号召力,没多久他麾下就招募到了众多贤能之士。

    秦王打了胜战,又得到了“天策上将”的尊号。

    一时间,在都城风头无限。

    可谁知,随着天策府的壮大,太子却不淡定了。

    李世民这家伙,平时得意洋洋、好出风头也就罢了。

    他李建成,就当做是没看见就行。

    然而,让李建成担心的是……

    随着他这弟弟的名号越来越大,父皇对秦王,好像也越来越器重。

    甚至,朝中还有一些小道消息流出朝中,李世民要被封为尚书令……

    李建成知道之后,愁得晚上都睡不着。

    目前,他李建成的这个弟弟,除了拥有“天策上将”这个至高无上的封号之外,还有诸如类似于太尉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十二卫大将军、秦王等称号。

    要是父皇再给李世民封一个尚书令?

    那这秦王,岂不是要逆天吗?

    此时,作为名正言顺上位的太子,也有了强大的危机感。

    李建成怕势力利益庞大的秦王,日后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就去找魏征商量。

    在魏征的建议下,李建成急忙拉拢了齐王李元吉,并且展开了对李世民的一系列打击报复。

    面对太子的这些打击报复,李世民手下的很是不满。

    秦王战功赫赫,享受一点荣誉,怎么了?

    这太子,怎么就那么见不得秦王好?

    嫉妒秦王就不说了,还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对付秦王,这让李世民的手下很是愤怒。

    虽然,这太子也有一些战绩,但与秦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哼!

    他李建成能当上太子,不就是凭借其嫡长子之位吗?

    你说要是李建成靠嫡长子的身份,登上太子之位后,不作妖的话,那也就罢了。

    毕竟,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历朝历代的传统。

    可李建成上位之后,借用其太子的身份,各种欺压李世民,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

    这就让秦王手下的那些人,忍无可忍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几人一合计,决定推翻太子,帮助秦王上位。

    秦王一开始还有所顾虑,觉得如果贸然对太子取而代之的话,名不正、言不顺。

    可随着太子对秦王使用的的手段越来越狠毒,他秦王也渐渐感到……无需再忍。

    说真的,李世民也不想再继续再被太子欺负。

    于是,秦王这边,正式决定对太子出手。

    秦王这边能人异士颇多,没多久,他们就已经想出了对付太子的大概思路。

    可谁知,却突然跑出来了搅局的胡莱。

    这胡莱上来就声称,要造他秦王的反。

    秦王原本好端端的计划,硬是被打乱。

    无奈之下,只能答应这狗腿子,和他胡莱一起造反…

    只是这样一来,局面就变得复杂了起来。

    原本,他秦王只需要集中精力,安心对付太子就好。

    可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信誓旦旦,扬言要将他秦王干掉的胡莱……

    为了保险起见。

    胡莱这狗腿子,不得不防啊!

    对于李世民来说,若是此时,只需要对付太子和提防胡莱的话,难度倒是也不大……

    太子那边他唯一看得上的人才,大谋士魏征,也都已经被他李世民用计谋给策反过来了。

    李建成那边剩下的人,倒是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还有就是,他李世民现在,不是答应了胡莱,要和这狗腿子一起造反么?

    这样的话,他还能借用胡莱的点子,暗戳戳地完成一些事情。

    秦王干掉太子之后,登上大位,无非就是时间的事。

    可现在……

    如果真如那狗腿子所言,突厥又要来了……

    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因为。

    李世民很了解他爹,也就是当今圣上……

    按照李渊的尿性,如果突厥又来搞事,李渊绝壁会让他李世民再次出征……

    这样的话,他秦王就要同时面对来自太子、胡莱还有突厥的三股势力。

    这样一来,事情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

    一下子,李世民的头又大了。

    这特么,搞毛啊?

    胡莱的一句“突厥要来了……”

    就像龙卷风。

    将在场的所有人的思绪,都震得支离破碎。

    胡莱看着眼前几人脸上的那种惶恐、焦急、茫然、无措……

    尤其是老李,仿佛灵魂被掏空,成了一个人形木偶。

    他很是不解,“不是,老李,你们怎么了?”

    “不就一个小突厥吗?你们怎么怕成那样?”

    胡莱的几句话,这才将老李从神游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小突厥?”

    “小胡啊!你是不知道,这突厥有多难缠……老李我和你说,这突厥就像是可恶的苍蝇,赶都赶不走。”

    老李和突厥正面干了那么多次,突厥什么德行,没有人比他李世民更了解。

    但这狗县令,竟然如此藐视突厥……真是无知。

    “亏你们还是太子身边的大人物呢?咋就跟没见过世面似的。”

    胡莱埋汰了老李他们几句,继续说道:“小胡我就直说了吧,这次突厥来犯,对我们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大大滴好事!”

    胡莱又强调了一下。

    “小胡,你这是什么意思?那突厥凶狠异常,破坏我大唐领土完整,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如何是好事?”

    老魏的脑回路,在所有人中,算是最快的,可他还是没有搞懂胡莱的意思。

    突厥进犯,怎么就是好事了呢?

    “很简单,因为这次来的突厥小毛贼,不足以为惧。”

    “如果小胡我没有猜错的话,过几天,突厥的大将郁射设,会带兵进入河南,随后越过长城,围困乌城。”

    在场的几人听到“乌城”,心脏不由得抽动了几下。

    如果乌城真的被围困,那可就麻烦了。

    “小胡,你又在胡言乱语了。乌城位于盐州一带,是进入关内道的重要辖口。”

    “如果突厥真将乌城的围困的话,他们的目的,绝对不会是,只想拿下乌城这么简单。”

    “乌城之后,这些人必定会挥戈南下……经庆州、宁州、邠州,不日就会抵达京畿道……剑指长安!”

    “这样一来,都城长安,岂不危矣?”

    “如你所言,这怎么会是好事呢?”

    老李很快就分析了起来。

    房玄龄也意识到了胡莱的话站不住脚跟,提出了质疑。

    “是啊!小胡!如果真的按照你说的这样,突厥要来进攻乌城,那长安也不是危险了?”

    “除非,太子和突厥那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小胡,快说,你是不是想当卖国贼?”

    除了胡莱想当卖国贼这个理由之外……

    否则的话,房玄龄如何都想不通,为何长安都危险了,还能是好事?

    胡莱被老房误会,他倒是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说了起来。

    “老房,你咋也和老程一样,变得易燃易爆炸了?”

    “首先声明一点,我小胡可不是什么卖国贼。”

    “小胡我,忠心低热爱着我们伟大滴大唐。”

    “为了我们大唐的荣耀,小胡我,就是赴汤蹈火,上刀山、下油锅,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胡莱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之后,继续说道:

    “当今圣上为了应对突厥的进攻,早就将以军神李靖为代表的众多精兵猛将,部署在北方益州一带。而益州和盐州不远,即使乌城被围,从益州那边再调集兵马过去都还来得及。”

    “再说了,这次突厥的头子也就带了区区几万兵马过来。他们这一路山长水远地过来,到了乌城不早就人疲马乏?咱们大唐只要早作部署,提前计划好,干掉这郁射设,还不是跟玩儿似的?哪里还等得到这些人挥戈南下,剑指长安?”

    “总而言之,你们想太多了。”

    老李听完,细细一琢磨。

    嘿!

    这狗县令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只不过,他还是没有搞懂……这突厥来犯,怎么对太子来说,就是大大滴好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