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婚

卿寒七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静而有女其姝最新章节!

    (回忆)

    顺治八年八月,皇太后下旨,令皇帝册立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并举行大婚仪式。

    这次大清入关建朝后第一次举行的册后典礼搞得分外隆重。

    那天,有皇帝派出的满、汉大学士尚书各二员,引导龙旌凤辇,在宫娥内监侍卫执事等数百人的簇拥下,来到行馆迎接皇后入宫。

    到了乾清宫,顺治登上玉座,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着黄色锦服,披五彩绣帔,金凤盘绕,珠翠盈头,满身珠光宝气,徐徐步行上殿。

    由礼部尚书捧读玉册,鸿胪寺正卿赞礼,引导皇后跪伏听命。

    读完玉册,鸿胪寺正卿引导皇后起身,文华殿大学士捧上皇后宝瓕,武英殿大学士捧上皇后瓕绶,由坤宁宫总监跪接,转授给宫眷佩在皇后身上。皇后再向皇帝跪伏谢恩。

    之后,皇帝退朝,皇后坐上龙椅,接受群臣贺拜。然后,皇后再入宫,在礼乐伴奏声中与皇帝行礼。

    这场大婚有多盛大,福临的脸就有多难看,他几乎是看到她第一眼,就充满了厌恶,不仅是多尔衮和自己母亲胡来的不满,还有多尔衮对自己的操控都让他觉得她的存在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侮辱。

    而静姝,在徐徐步行上殿,盖头飘起来的时候,仅仅是一瞬间的目光,她便深深爱上了这个帝王。

    福临长的很俊俏,但是没有笑容的他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庄严,一手背在身后,一手转动着手上的扳指,他的身上沾染的竟然没有半分的尔虞我诈,静姝眼里,他脱俗,清尘,她很庆幸自己未来的夫君是这样的一个人,早些时候听说他信佛,身上沾染的神圣气息让静姝更是无比的崇拜这位帝王,视若神明。

    礼节很繁琐,静姝这个过程当中都被搀扶着走来走去,花盆底的鞋虽然自己已经练习了很久,但是长时间的站立,她还是受不住,礼册读了很久,在漫长的文字里,她觉得仿佛是过了一个世纪。

    乾清宫里明晃晃的色彩,在加上自己身上的黄色锦服,都深深的刺着静姝的眼睛,头上的凤冠霞帔重的静姝的头微微晃动,很吃力的顶着,她适应了很多次,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正式,像这样的浑身紧绷。

    群臣的贺拜,高呼着:“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静姝却手足无措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身后的芍药提点,她才勉强压制自己的紧张慢慢开口:“平身。”

    想来静姝原是一个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她却成了唯一的主人公,无数的人围着她转,她惊慌,也惶恐,怕自己做的不够好,也正是因为这样,连她自己也没有发现她被迫着担着众人的目光,站到了这个高位,自己往日的性子已慢慢收敛。

    大婚晚上,静姝入主坤宁宫,凤印的授予,已经揭示她是皇后这个事实。唯一不同的就是,皇上并没有来。

    见过他一面之后,静姝便心心念念,原想本是夫妻,就算是不同房,盖头总得掀,哪知等到近三更天,却一直并未传来消息。

    白天行礼之时,他能感觉到旁边人的心不在焉,想必他是不愿的吧。

    静姝头上的沉重感依旧在,脚下的刺痛也并未减轻,她这样端坐着也快有三个时辰了,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了。

    静姝小声的唤了唤芍药,芍药进来之后也是没有办法,宫里的规矩,盖头是要皇上亲自来掀开的,更可况这可是皇后的盖头,旁人自是不敢。

    静姝低着头想了许久,大婚结束,今夜爹爹怕是已经回了驿馆,明日便起身回蒙古了,想着,静姝鼻尖一酸,往后,怕是得靠自己了。

    静姝在芍药旁边耳语了几句,芍药便急急的跑了出去。

    芍药跪在太后殿外,不停的求见太后,太后礼佛,但也见惯了这宫里的生活,不受宠便是凄惨,无一例外,她又怎会不知静姝现在的处境,可是她又能帮她多久呢。

    毕竟是自己的侄女,小时候也是看着她长大的,太后叹了口气,扶着嬷嬷起身,去寻了皇上。

    福临盛怒的踢开坤宁宫的大门,芍药和一众的宫女还来不及请安便只看到他快步的走了过来,一把扯开了静姝的盖头。

    静姝被吓得往后一躲,眼前的珠串打到了眼睛上,疼的她不自主的眨眼,用力的揉一下,眼眶微微泛红,她含泪的抬头看着福临,一脸的莫名其妙,她并不知道他为什么生了这么大的气。

    福临本想大发脾气,但是看着静姝的样子一下也不知该怎么说出口。

    坦白来讲,静姝在这个紫禁城绝对称得上是一等一的美人,加上出生贵族,骨子里带出的贵气和不凡的气质放在平凡的人里足以亮眼,可是她却是多尔衮安排给她的,是他那个母亲的侄女,现在又拿太后来压他,逼得他不得不来她的宫里,安的什么心思就不知道了。

    “我不喜欢自作聪明的女人,你的后位是怎么来的,你很清楚,认清楚自己的身份。”福临说完负手走了出去。

    从头到尾,静姝一句话都还没有来得及说,苦笑了一下,这才第一天,他也不用这样吧。

    盖头必须得掀,他又迟迟不来,她也是别无他法才让芍药去找太后,总不能一直这样坐着,但是没有任何用太后压他的心思啊。

    他那么面善,听说他勤政爱民,是个明君,可是他为什么不能知道她也是无辜的啊。

    此后很久,福临都没有过来,这个坤宁宫,整个后宫都惦记着的地方,却宛若一个冷宫。

    她日常还是会按照规矩,接受着众妃的请安,程序很繁琐,晨起要端坐在那儿,等着妃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后宫的诸事,她不懂为什么有些人生病会生很久,请了很多太医都没有效果。

    也不懂为什么这起个秋风都会让这些人讨论很久,但是嬷嬷告诉她,她必须要认真的聆听,并对她们所说的事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她是这个后宫的主人,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惦记。

    她还是处理着后宫的很多事项,这是她的责任,她应该承担。

    皇上冷落皇后的事情,并不是秘密,他甚至做的很明目张胆,有时候前朝的大臣会小小的提出建议,这样的话语多半还是出自多尔衮的党羽,福临自是不服,甚至越是这样,他便越是对静姝感到厌烦。

    礼部员外郎孔允樾观其形势,挑选了一个福临高兴的时候提出:“帝后不睦,恐民心不稳。”

    福临审时度势,眼下连根拔除多尔衮的党羽尚需要一些时候,所以在重要的佳节会来到坤宁宫。

    静姝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会前来,眼里止不住的欣喜,虽然福临几乎并未说什么话,甚至连正眼都不想看她一眼,但是他是静姝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期待和盼望的人了。

    静姝会因为他来过一次之后,看到他爱吃的东西,在厨房折腾上几天几夜,为了等他再次前来,静姝每晚都会守到很晚,直到接到他已经在别的宫里就寝的消息才肯罢休。

    她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骄傲的人,从小就是蒙古人人都视为的明珠,她很聪明,从小就是如此,也很自信,想要做的事就一定会做好,也一直坚信自己的未来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即便她嫁到了紫禁城依然很从容,她也一直都认为能将一切都处理好,而看到的福临的那一刻,她却有着太多的无奈,她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夫君一见钟情,但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她也深知自己的处境很尴尬,是他不允许的存在。

    她在等,等有朝一日他能够明白,她也是受害者,跟他一样。她有着最起码的自尊,所以不奢求他的怜悯,只是希望在他百忙之中,能够看到她为他做的事,她会将一切都尽心尽力的处理好,不会有损蒙古的颜面,更不会丢了大清国母的风范。

    这天,一些妃子散去之后,芍药走了过来:“小姐皇后娘娘,太后让你过去陪她用午膳。”

    虽然纠正了很多次,但是芍药还是会在心急的时候不小心叫错,没人的时候静姝会小心的提点,好让她下次不能再犯。

    “知道了,这就去了。”静姝点头,更衣过后,跟随芍药去了慈宁宫。

    静姝对这位姑母向来是又爱又怕,她应该是静姝在这个宫里唯一的依靠了,但是静姝也很清楚,在太后的眼里,她从来不是最重要的,她成为皇后对她而言是必然的,因为博尔济吉特氏之人,就应该为皇后,这是她母家的尊严,但是就算没有静姝,她也还是会拥护其他博尔济吉特的女子。

    太后经常会让静姝过去用膳,一是为了保住静姝在后宫的威严,二是为了更好的提点静姝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警示了静姝,这个后位是有了她的帮助她才能坐稳的,更是让静姝学会乖乖的听她的话,静姝当然知道她的的意图,可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好像从坐上这个位置开始,她就从来没有享受到所谓的荣华富贵,所谓的尊荣都是用沉甸甸的责任和小心翼翼的应对每一件事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