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姐夫到

生活进行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看方老太还是低着头不说话,杨绣枝决定再加一把火。

    于是说道:“方婶子,像您家这样总是吵吵闹闹的既影响了你们家的名声,又会让您儿子和方叔在厂里让人瞧不起。”

    接着她又半真半假的说道:“您也知道,咱们街道办刚刚开了一个酱菜作坊,里面可招了二十几个咱街道没工作的家庭妇女。

    如果街道办再办作坊或者开厂子的话,我想肯定也不会考虑你们家。”

    方老太听杨绣枝这样说,一蹦三尺高的从凳子上蹦起身来质问道:“凭什么没有我们家?”

    姜红梅看了杨绣枝一眼,她不明白杨绣枝为什么要这样说。

    她认为应该是在给方老太画大饼。

    但她还是接话道:“凭什么?就凭你们家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家宅不宁影响工作您知不知道?

    我看您还是自己好好反省反省吧!”

    姜红梅的话怼得方老太是哑口无言,她也知道自己的性子喜欢掐尖。

    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紧皱眉头耷拉着脑袋真的开始自己反省起来。

    想到如果儿子真离婚了,真的找不到媳妇怎么办?那儿子还不得怨恨自己一辈子?

    不行,绝对不能让儿子再离婚了。

    又想想张小草确实挺能干的,而且还是个黄花大闺女,自己儿子娶她其实真的不亏。

    如果街道办真的再开作坊的话,张小草能进作坊干活的话,就是有了一份正式工作,那家里的小日子不是更美了。

    想到这里,方老太这下彻底想明白了,向姜红梅和杨绣枝大声保证道:“姜干事,杨干事,谢谢你们俩,我一定好好过日子,绝对再也不闹了!”

    说完,方老太的表情突然扭捏起来,看两个人看着她。

    继续说道:“那个,姜干事,杨干事,到时候街道办真的再开作坊的话,能不能麻烦你们帮忙说几句好话?”

    姜红梅一脸严肃的说道:“那要看您的表现。”

    方老太一脸谄媚的回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

    两个人相视而笑,没想到给方老太一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她这个臭名远扬的恶婆婆就这么容易搞定了。

    说起来,真的有些难以置信。

    ……

    第二天杨绣枝和杨巧芬跟各自的单位请了假,在出门前,杨绣枝把前一天买回来的五花肉切块,炒糖色,再加上八角、桂皮等香料。

    把装肉块的砂锅炖放在碳炉子上红烧,姐妹俩就起身一起去火车站接站。

    徐浩带着四个孩子一出火车站就看到等在出站口的媳妇和大姨子杨绣枝。

    杨巧芬看着背着两个大包的丈夫徐浩和背着包袱的四个孩子,鼻子一酸泪眼汪汪的快步迎了上去。

    大姐夫徐浩身材魁梧,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他今年四十一,杨绣枝记得他比杨巧芬要大两岁。

    杨巧芬生的是两儿两女,大闺女徐佳莹今年十七岁,是个大姑娘了。

    两个儿子跟双胞胎兄弟俩差不多大,大儿子徐军今年十五岁,二儿子徐兵今年十三岁。

    老闺女徐佳佳比钱小满要大一岁今年十二岁。

    徐浩看到自己媳妇很是激动,他嘿嘿傻笑道:“媳妇,我带孩子们来了。”

    看到走过来的杨绣枝,掩藏好自己无比激动的心情。

    笑着招呼道:“大妹,我都听巧芬说了,谢谢你!孩子们,快喊你们二姨。”

    杨绣枝知道大姐夫是个少言寡语的老实汉子,笑着说道:“姐夫,都是自家人,不需要谢来谢去!”

    四个孩子七嘴八舌的喊道:“二姨,二姨。”

    杨绣枝伸手接过大姐最小的闺女徐佳佳背着的小包袱。

    拉着她的手笑眯眯的回道:“哎!都是乖孩子,肚子都饿了吧!家里的红烧肉现在应该已经炖好了!走,跟二姨回家吃饭。”

    好在这个季节天已经暖和起来了,家里的房子不大,只有三间房子可以住人。

    杨巧芬知道人太多家里住不下,就安排大姐夫徐浩跟二堂哥搬行李到酱菜作坊住。

    酱菜作坊有值班室可以住人。

    好在家里有三铺大炕,杨绣枝让大姐母女三个住一个大房间,她跟钱小满住家里最小的房间。

    双胞胎兄弟俩跟他们的两个表哥四个男孩子挤在另一个大房间。

    就这样两家人凑合着总算是住下了

    第二天杨绣枝又去单位请了一天假,她要跟杨巧芬一起送三个孩子去学校。

    杨绣枝手里拿着街道办开的证明,在临出门前,看了乖巧懂事的大外甥女徐佳莹一眼。

    她还是有些不死心,于是问道:“佳莹,你真的不想去学校上学?

    徐佳莹摇摇头回道:“二姨,我都这么大了,还是不去了。

    我都已经离开学校好几年了,好歹我爹妈让我读了好几年书,我觉得认识的字现在也够用,所以……

    现在家里的弟弟妹妹都长大了,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二姨,我……”

    她抬起清澈的眸子看着杨绣枝说道:“二姨,我是家里的老大,我想去上班,这样可以减少我爹妈的负担。”

    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杨绣枝叹了一口气,也不勉强她,点点头回道:“好孩子,上班的事情就交给二姨了。

    但你平时还是要多看看书,你不想去学校上学,就报名上夜校学文化吧,争取能拿个初中文凭,这样可以找个比较轻松的工作。”

    因为急着送三个外甥去学校,杨绣枝跟徐佳莹说了两句就跟杨巧芬带着三个外甥出了家门。

    她一边走一边建议道:“大姐,我担心两个外甥的学习跟不上城里的进度,要不干脆让他们兄弟俩都留一级吧!”

    杨巧芬觉得这个建议不错,所以也没有反对,就跟两个儿子商量了一下,征得两个儿子的同意后。

    就把两个儿子都送去街道小学五年级插班留级,这样兄弟两个人有个伴,也不怕被班里的同学欺负。

    老闺女徐佳佳还是跟在家里一样,在街道小学读小学三年级。

    第二天,杨绣枝就抽空带外甥女徐佳莹到区里办的夜校交钱报了名,报的是文化课班。

    等把几个外甥安排好,又带着杨巧芬和大姐夫去供销公司办理工作交接。

    酱菜作坊也很快开业了,每天收菜,清洗,再做成酱菜。

    作为作坊技术员的杨巧芬成天忙得脚不沾地。

    徐浩刚刚接手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也要好好表现。

    所以几个人一直都很忙。

    忙忙碌碌差不多一个月,等杨绣枝接到房管所赵主任打来的电话,说是大姐家的房子已经完工,叫她去房管所拿钥匙验收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