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写故事

生活进行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晚上汇合的时候,其他人差不多都到了,杨绣枝是左瞧右看唯独没看到周铁山和周铁锤兄弟俩。

    晚上负责带杨绣枝他们一群人过国境的是周铁锤的大儿子周虎子。

    杨老汉看杨绣枝东望西望在找人,于是忙悄悄的把她拉到一边,伸手递给她一个布袋子然后小声说道:“给,老大,快别找了!这是给你换的皮子,你铁山叔他们不跟咱们走一条线,他们押运粮食走的是另外一条线路。”

    杨绣枝点点头,她就说嘛?但是人多她也不好细问。

    心想这就难怪了!既然是运粮食估计是坐火车走铁路了。

    一群人有惊无险的照原路返回,等安全踏上我国的土地,父女俩这才把心真的放肚子里了!然后跟大伙一一告别。

    当天就赶到绥芬河火车站,随便买了两张到牡丹江的火车票,就坐上了回牡丹江的火车。

    杨老汉一路上抱着自己的宝贝,那个二手收音机舍不得撒手。

    两个人的风尘仆仆的坐了两天的车,这才满载而归回到了抚松县。

    一回到家,父女俩吃完饭,坐下歇了一会,杨绣枝拿过自己的包袱开始分礼物,狐狸皮就暂时先留在空间。

    先把送给杨绣荷的漆盒首饰盒拿出来递给她。

    小姑娘顿时就被漆盒上精美绝伦的俄罗斯漆画吸引了眼球,嘴里还一个劲的说:“真是太漂亮了!”

    把两个陶瓷工艺品青蛙王子和北极熊拿出来送给两个便宜儿子,又拿出两个俄罗斯小姑娘工艺品递给钱小满和杨绣荷。

    杨绣荷到底还是个孩子,拿到两件礼物开心的不得了!

    反倒是双胞胎对卡通的陶瓷玩具不太感兴趣。

    这时杨老汉也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袱皮,拿出自己的宝贝收音机开始显摆。

    谁知刚一打开按钮开关,里面突然传出一长串外语,吓得老爷子立马就把收音机给关了。

    收音机里突然传出来的声音是英文,惊得一家人是面面相觑。

    除了杨绣枝和钱小满,大伙儿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都是一脸的紧张。

    杨绣枝和钱小满母女俩也都听出来了,没想到收音机里说的居然是英语,她一直认为最多说的是俄语。

    杨老汉被吓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他结结巴巴的说道:“完了!完了!这下亏大发了,花大价钱买回来一个祸害,这要是被别人听到咱家偷听外国电台,不得把咱全家都给抓起来。”

    杨绣枝心想自己果然没猜错,是真的需要小满出手了!是得赶紧让她把频率和波段都调过来。

    不过她也知道杨老汉为什么害怕,这个年代是不允许偷听外国电台的,如果被人举报了,不仅会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而且搞不好还会被判刑,甚至会被判死刑。

    这可不是吓唬人,这的确是事实。

    因为这个时候西方国家不仅仅封锁我国的经济,还推行的是反华反共冷战战略。

    他们在我国周边地区设置发射台和转播台传播反动思想和言论。

    报道的都是我国这边的负面消息来蛊惑人心。

    想到这里,于是杨绣枝忙开口安慰道:“爹,您别慌,也别着急,真没多大事儿,我有办法,我这就拿回房去仔细看看,把它调成咱国家这边的波段。”

    还没等杨老汉回答,杨老太忙说道:“老大,那你快去弄好!我的个娘唉!这事儿整的!差点没吓死我了!”

    于是杨绣枝也不耽搁时间,她把锡壶和装茶叶的锡罐拿出来递给杨老太,就一只手抱着钱小满,另一只手抱着收音机背着包袱回了自己房间。

    母女俩的房间这几天没烧炕太冷没法在屋里待,母女俩带着收音机就一起回了空间里的家。

    一进去,杨绣枝就找出自己这次的战利品来给钱小满欣赏。

    钱小满看着两个陶瓷摆件眼睛直冒星星,只说道:“真是太美了,两个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

    杨绣枝让她在网络上查清楚了价格再上架。

    钱小满的小脸瞬间都快皱成一团了!她一脸肉疼的说道:“老妈,我真舍不得啊!”

    杨绣枝觉得好笑,于是就说道:“随你,反正你老妈我只负责买回来,卖不卖都随你!你再看看这几幅画,要不先上两幅画试试水。”

    说完,把手里拿的油画递给她看。

    然后交代道:“小满,你在里面待着,我出去把炕烧上,记得先把你姥爷的收音机赶紧调试好,没看你姥姥和姥爷急得都快火上房了!工具在哪儿放着还记得不?”

    钱小满点点小脑袋回道:“记得,老妈您就瞧好吧!半个小时肯定给您搞定。”

    ……

    猫冬的日子除了吃吃喝喝,听听收音机就是闲话家常。

    杨绣枝特意让钱小满在她的App里买了一个二手的旧发动机。

    让两个弟弟看到实物,拆开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再就是练练手画出原理图。

    一家人都有事情做,杨老汉边听收音机边编藤条框,杨老太坐在炕上做鞋。

    两个弟弟在研究发动机,杨绣荷在给三个孩子上课。

    就剩杨绣枝最闲,她十分惬意的斜靠在炕尾,嘴里吃着秋天晒的圆枣子干,就别提有多享受了!

    可还没等闲两天,她就有些受不了了!她觉得混吃等死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决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做什么呢?鞋底已经拉的够够的,不想再拉鞋底了。

    想了想前世看穿越文的那些套路,决定跟着有样学样,对,就写小说,这样既能练练手,也能挣点小钱钱花。

    在前世,她看的各种小说真是不要看的太多了!她十分自信,就算是照着葫芦画瓢,怎么的也能整个一两篇出来。

    于是说写就写,杨绣枝就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她在想写什么样的题材比较好,能在两年后的大革命来的时候还不会犯忌,还不能让别人抓住自己的小辫子。

    经过一天半的苦思冥想,杨绣枝得出的结论是:还是战争题材的小说最不容易翻车。

    于是杨绣枝就让杨老汉和杨老太讲讲他们年轻的时候支援东北抗联的故事。

    老两口一听闺女要写抗联的故事,两个人真是太有话要讲了!

    因为两家都有亲人当年参加抗联的时候牺牲了。

    在二老的叙述中,杨绣枝知道,在侵略者的大后方,抗联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同敌人周旋了十四年,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抗联战士为我国的解放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于是杨绣枝决定写关于东北抗联的故事,内容不写前方打仗,就写潜伏下的抗联人如何收集敌人的情报,建立群众武装游击队同敌人周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