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真想把皇位传给杨一笑啊

江南山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数日后!

    京城,皇宫。

    此是夜间,但非深夜,各个妃子的宫殿都亮着灯,翘首以盼的等候着皇帝能来。

    然而可惜的是,皇帝年龄很大了,女人对他而言,不再是人生兴趣。

    况且有句老话说得好,肉吃多了再香也没劲,男人如果天天动腰子,想起这种事就头疼。

    不信你看后世那些结婚多年的,是不是大多数全都和媳妇分房睡?一个月来上那么一两回,还得是媳妇各种威胁各种求……

    后世如此,古代也一样。

    只不过妃子们不敢威胁皇帝,能做的只有在寝宫里默默等。

    如果皇帝来,乃是雨露恩。

    如果不愿来,继续等着吧。

    今晚,妃子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皇帝没打算让人侍寝,这么晚了竟然还待在御书房。

    隔着很远就能听到,皇帝咳嗽的声音很大,显然身子骨不太好,刚刚喝了御医的一碗药。

    虽然有病在身,但是皇帝并不偷懒,而是雷打不动的习字,他每天晚上都要练字。

    一笔一划,很是用心,写的是一首诗,诗的落款却是杨一笑。

    很明显,文友又给他寄信了,并且按照老规矩,在信的开头赠给他一首诗。

    这让皇帝很开心,苍老的脸庞带着浓浓欣慰,他一笔一划的书写着,工工整整的誊抄着,旁边几个太监为了讨好,故意用惊赞的语气诵读出来……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哎呀呀,陛下啊,杨一笑的文采真是越发了得呐,连小奴这种没学识的都感觉写的好。”

    “您瞅瞅,多优美的句子。”

    “月下独酌,邀明月共饮,这是何等诗情雅致,又是何等怡然自得。”

    “啧啧啧,不得不说,陛下的文友真是…真是……”

    太监们聪明,故意把话说了一半。

    他们假装没有词汇形容,借以让皇帝有机会表现。

    以前这种时候,皇帝必然哈哈一笑,出于心情喜悦的缘故,会和太监们讲解诗文。

    其实太监们不喜欢听讲,但他们喜欢听皇帝说话,皇帝放下架子和他们聊天,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宠信。

    只不过这一次似乎有些不一样,皇帝竟然长吁短叹显得神情枉然。

    足足好半天后,也没有开口说话,仅仅是盯着纸上的诗文,眼神之中流露出苍老的孤独。

    直到又过了好一会,皇帝才轻轻的叹息一声。

    他苍老的脸庞上,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黯然,轻轻道:“你们不懂,你们不懂啊,这首诗写的可不是闲情雅致,而是描述了一种举世无亲的孤独。”

    “哎,杨一笑这个小子啊,果然还是他最懂朕,果然只有他知道朕孤独。”

    “独酌无相亲,他这是知道没人能和朕同饮啊。”

    “对影成三人,你们知道这三人是哪三个人吗?”

    “是朕,和朕的影子,以及天上的明月……”

    “这其实也就是说,只有朕自己在独饮。”

    皇帝一边说着,一边再次叹息,艺术人的性格是最柔软的,以至于他的眼眶竟然变得湿润。

    太监们面面相觑。

    皇帝却在喃喃有声。

    只听皇帝语气惆怅道:“如果他是朕的儿子,或者是孙子,那该多好,那该多好啊。”

    “朕可以把江山交给他!”

    “朕把独创的字体传给他!”

    “朕可以像个爷爷一样,每天享受他这个孙儿的孝顺,在我面前纵论诗文,在我面前畅谈书画。”

    “那时候的朕,必然是由衷喜悦的……”

    “那时候的朕,必然是不再孤独的……”

    “朕可以看着他大谈特谈,舒展年轻人的热血和豪情,朕也可以亲手教导与他,手把手的指点他写字练字。”

    “唉……”

    “可是这世上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呀。天下间唯一一个能懂朕的孩子,他却无法成为朕的孩子。”

    老皇帝的喃喃轻声,让太监们心里难受。

    如果说这世上有谁最在意皇帝,恐怕皇帝身边的太监能排进前三名。

    这些人的荣华富贵来自于皇帝,并且多年以来伺候在皇帝身边,人都是讲感情的动物,这些太监和皇帝有很深的感情。

    主要也是因为徽宗的性格温和,他从来不会无端的惩罚和迁怒下人,反而经常予以打赏,心情好的时候甚至给太监们当老师。

    自古所谓人心换人心,皇帝这么做自然能赢得太监的贴心。

    此时听到皇帝孤独的叹息,太监们心中都有酸楚之感,其中一个老太监忍不住出声,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一个建议,道:“陛下,要不,您把杨一笑喊来京城吧……”

    “您给他封一个大官,赐他一份大大的家业,让他从此之后待在京城,时时刻刻能陪着陛下。”

    对于这个建议,皇帝明显极其渴望。

    然而皇帝明明渴望,但却无比郑重的摇头。

    “朕,不能……”

    “那个孩子,他栓不住的。”

    “你们也许不懂,朕怎么如此定论,这是因为你们读不懂他的诗,所以也就读不懂他这个人。”

    “这个孩子啊,他看似儒雅随和,但其实在他的骨子里,却拥有着云朝人少有的血性。”

    皇帝说到这里时,明显因为说起杨一笑而开怀,以至于他不由自主的,苍老脸庞浮现宠溺微笑。

    “这个孩子啊,他是栓不住的!”

    “他应该像一只小鸟,他应该像一条小鱼,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的天地在整个天地,而不该被朕锁在京城受委屈。”

    “朕,很渴望他能陪陪我。”

    “但是,朕不愿意让他成了笼中鸟。”

    “朕这一辈子,注定已经是笼中鸟了,所以朕不能让他也如此,不能让他像朕一样孤独。”

    皇帝的一番言语,让太监们越发心酸。

    尤其是那个老太监,明显是皇帝身边的老人,这老太监擦眼抹泪嚎啕起来,竟然不顾规矩的大声叫道:“陛下,老奴求您一件事,让我去泾县吧,让我替您去看看他。”

    “老奴见到他的时候,会把陛下的一切都告知,老奴要让他知道,这世上有一位帝王像爷爷一样疼爱他。”

    “陛下,陛下,老奴求您了,允许老奴出京吧。”

    “我要去见杨一笑,我要让他给陛下写更多的诗,老奴每天蹲在他房门口等着,写出诗文立马用飞禽传过来。”

    对于这个老太监的请求,皇帝脸色明显很是欣慰。

    但是,皇帝再次郑重的摇头。

    “算了,不可!”

    “你的年龄也大了,不适合长途跋涉,况且即使你过去,又能于事何补呢?你终究代替不了朕,你也不知道朕想和他说的是什么。即便让你去,徒然无意也。”

    皇帝说着摆了摆手,顺手扔过去一个锦帕,对那老太监道:“擦擦眼泪吧,哭的太难看,鼻涕眼泪一大把,也不怕小太监们笑话你。”

    那老太监只是哭,显然替皇帝的孤独感到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