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岳父因为他封王

江南山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太监们都是有眼力劲的,岂能看不出皇帝已然开怀。

    于是……

    “陛下,小奴是这么想的,您刚才不是说么,要帮一帮文友。”

    “小奴等人琢磨着,其实不用您出手,陛下只需下一道圣旨,抬上一抬京兆郡王,剩下的事情不用您操心,那位郡王保证能把事儿办漂亮。”

    自古内侍之言,最合帝王之心,原因是这些阉人跟在皇帝身边,日随夜伴最能体察帝王的心思。

    果然徽宗欣然点头,语气显得颇为满意,道:“朕也有此打算,亲自出手不好,否则御史们聒噪起来,总不能把御史都杀了。”

    太监们连忙道:“是啊是啊,人心皆妒嘛,那些御史看到杨一笑受宠,小小年纪竟然得到陛下赏识,心里肯定不舒坦,肯定会盯着攻讦他。”

    “所以陛下何不躲在幕后,把京兆郡王推到前面去。”

    “小奴等人看的出来,那位郡王是个聪明人,他二十多年无职无权,早就盼着被陛下重用。”

    “所以只要陛下稍微抬一抬他,他必然心领神会知道怎么做。”

    太监们的继续怂恿,让徽宗皇帝越发欣然。

    只不过这位帝王也不是傻子,忽然满脸大有深意的一笑,对太监们问道:“尔等如此上心,不断怂恿进言,莫非是私下里收了好处,所以趁此机会帮人家的忙……”

    整个宫殿之中,忽然落针可闻。

    太监们全都吓得面色惨白,其中有几个甚至开始瑟瑟发抖。

    噗通噗通噗通!

    连续七八个跪地之声。

    并且跪下去还不止,整个身子趴在了地上,刚才还兴奋怂恿的太监们,这一刻全都感觉脊背泛寒。

    他们因为惊恐,竟然求饶都不敢。

    幸好徽宗仅是点醒一句,皇帝并未打算深究这事,反而笑意涔涔开口,饶有兴趣的又问道:“收的是谁的好处啊,京兆郡王还是乔贵妃……”

    不等太监们坦白,皇帝再次发笑,哈哈道:“你们别回答,让朕猜一猜。”

    “朕推测,尔等没有胆子私交宫外,尤其是一位郡王,给你们十个胆子也不敢。”

    “所以,你们是收了宫里人的好处。”

    “并且,你们收的其实并不算太多。”

    “原因很简单,乔贵妃不是个有钱的人……”

    皇帝一边说着,一边像是在回忆,半晌才笑呵呵的,再次开口点评,道:“乔贵妃嘛,朕记得她,似乎出身是个寒门,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

    “当年宫中选秀,按比例选些寒门,她家中应该是使了一些银钱,所以才被人寻机会送到朕面前。”

    “朕回忆了这半天,总算是想起来了,她在入宫第三年生子,孩子便是你们说的京兆郡王,对不对?”

    面对皇帝的询问,太监们跪在地上不断磕头,连连道:“陛下圣明,圣明……”

    徽宗皇帝性格温和,朝着众人挥了挥手,道:“都起来吧,别在地上跪着,天冷,冻坏了不好。”

    “你们这些内侍太监,都是朕身边的老人,只要不犯重罪,朕是舍不得杀的。”

    “所以,都起来吧,陪朕继续说说话,不用胆战心惊的跪着。”

    太监们相互瞅瞅,小心翼翼起身。

    徽宗负手而立,目光看向外面,悠悠道:“既然收了人家的好处,替人说话也是应该的,况且朕听了你们的进言之后,确实感觉谏言很是合适。”

    一个太监小声小气开口,忐忑问道:“陛下是准备采纳小奴等人的办法么?”

    皇帝点了点头,继续看着外面,语气淡淡道:“办法挺好,朕采纳之,但是尔等要记住,这种事下不为例。”

    太监们慌忙又跪下,全都匍匐身子磕头,齐齐道:“谢陛下宽宏大量,小奴等人以后再也不敢了。”

    皇帝哈哈一笑,声音有些苍老,道:“起来吧,起来吧,朕说过不会治罪,你们这些老人不舍得杀……”

    说话之间,悠悠转身,顺手一指书桌,语气显得随和,又道:“还不赶紧给朕磨墨,趁着兴头把圣旨写了。”

    太监们赶紧爬起来,急急慌慌跑到桌前。

    有人负责磨墨,有人负责摊纸,其余则是抬着暖烘烘的炉子,提前把书桌周围烘烤的温暖。

    很快,一道圣旨写出,皇帝不愧是一代文宗,落笔字体宛如金钩铁画,写完圣旨之后,顺手递给了太监,道:“晾干墨迹之后,提醒朕盖印。”

    太监们连连点头,小心翼翼的举着圣旨,借着火炉的热力,细心烘烤墨迹。

    顺便之间,恭维皇帝,纷纷道:“陛下今日的墨宝,笔法极其的顺畅,小奴等人猜测,您现在心情极好。”

    “哈哈哈哈!”

    皇帝大笑起来,点点头道:“不错,朕心情极好,你们这些内侍啊,确实有着眼力劲。”

    忽然皇帝笑声一收,语气不知为何有些改变,略显失落道:“可惜,朕颇感遗憾,朕精研书法多年,自创这种筋骨书体,原想着教导杨一笑,可他连科举都不考了。”

    太监们眼珠子滴溜溜转动,小心翼翼的凑趣讨好道:“陛下莫要伤感,将来总是有机会的,只要您有心教导,便是天下第一名师。等那杨一笑忙完了事,随后都可以跟着您学。”

    哪知皇帝却目视门外,似乎眺望着北方泾县,喃喃道:“话虽如此说,可不知多久,朕老了啊,不知还能活几年……”

    这种话太敏感,太监们吓得心头一跳,全都不敢接茬,连吭声都不敢吭。

    偌大宫殿之中,唯有皇帝声音,再次喃喃道:“将来之时,也许某天,如果朕和他终于见面,纵论文坛上下千年。”

    “那么朕一定要好好教教他,让他学会朕自创的这种书法。”

    “这孩子什么都好,无论诗词歌赋全都一等一,唯独他写字太难看了,简直像是虫子在爬。”

    “哪怕是五六岁的小娃娃,写的字体也比他好看很多。”

    “所以朕一定要督促他,朕准备手把手的教导他,文人倘若连字都写不好,哪能配得上他满腹才华。”

    太监们面面相觑,惊讶的张大了嘴。

    老天爷!

    陛下越来越过分了!

    堂堂九五之尊,云朝当代皇帝,竟然不顾帝王身份,要手把手的教人写字。

    这是真把杨一笑当做传人看待了……

    圣旨上墨迹,很快被烘干,太监们小声小气提醒,皇帝在圣旨上盖了玺。

    随即在皇帝示意下,一个太监领了差事,带着圣旨出宫,前往宣读圣旨。

    整个京兆王府轰动了!

    场面差点搞得鸡飞狗跳。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啊?即使是王府里的老奴老役,也记不起多少年没听到圣旨了。

    赶紧摆出香案,打开王府正门,然后全府之人满怀着激动,在京兆郡王的带领下听旨。

    这份圣旨很简短,但是内容却惊人……

    赫然是一份该封爵位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京兆郡王,赵栩,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查的宋代圣旨,专门晋爵的格式】

    “朕欣然之,着即册封,去郡王之爵,改封济王之位!”

    “并赐遥领军职,三州兵马节度,青州府,济南府,沂州府,此三州兵马镇军之职,皆由济王赵栩遥领之。”

    “钦此。”

    一份圣旨,不止升爵,最主要的是还给了官位,遥领北方三个州的兵马。

    虽然只是遥领,属于一份闲差,然而哪怕是闲差也很厉害啊,以前连闲差也没有资格拥有。

    太监宣读旨意之后,笑眯眯的把圣旨递上,冲着赵栩挤眉弄眼道:“恭喜王爷,升爵改封,二十多年的郡王,如今终于该封‘单字’王。”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

    济王赵栩开怀大笑,顺手一把攥住太监手腕,低声道:“这位宫贵人,留下喝杯否?本王立马让人整治酒菜,保证让宫贵人满意而归。”【宋代宫外之人,尊称太监为宫贵人】

    太监仍是一脸笑眯眯的,冲着济王和气的点点头,道:“既然是王爷心意,小奴岂能推辞呐,喝,留下来喝。”

    济王大喜!

    以前像他这种王爵,不可能有这面子,想要请皇帝身边的宫贵人喝酒,恐怕排队排一年也轮不上他。

    然而今天这一次,他只是提了一句,这位宫贵人竟然毫不迟疑,语气十分亲和的答应留下。

    便在这时,王府管家急匆匆过来。

    管家的身后跟着两个家丁,家丁手里各自托着一个托盘。

    那托盘以红绸子罩着,看不透里面是什么东西,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肯定是一份厚重的礼。

    所谓送礼送到明处,所以济王赵栩亲自揭开红绸子,顿时一道金光闪烁,金灿灿的很耀眼。

    太监是个见过大世面的,连眼皮子都没有翻一下,仅是笑眯眯的道:“王爷太客气了吧,小奴可当不得这种厚礼。”

    济王立马满脸严肃,郑重道:“宫贵人,可别这么说,你若是嫌少,本王忐忑难安。”

    说着挥挥手,示意家丁把托盘送上,再次道:“些许黄白,不成敬意,宫贵人冒雪前来宣旨,还望笑纳本王这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