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好黑暗的官场啊

江南山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自古以来的科举,有着严格的规矩。

    如果是兴盛的王朝,科举必然律法森严,不但杜绝考试抄袭,考后也有严格监督。

    比如阅卷,注重公平。

    但是云朝的吏治已经糜烂,无法守住律法上的公平,律法是人定的,官员可以不遵守。

    只不过,糜烂归糜烂,表面上的某些规矩,云朝官场还是在守的。

    当天晚上,阅卷开始。

    院试乃是最低一级科举,属于选拔秀才功名的考试,所以,阅卷稍微松弛一些。

    阅卷者总共有三席。

    首先,是当地县衙的主官,也就是县令,担任阅卷者的第一席。

    其次,是负责教化的学政,每年科举之后,也会担任院试的阅卷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席,则是主考官,这个必须由府城派人下来。

    当夜里,县衙一座公房中……

    一摞考卷已经摆在了桌案上!

    泾县不大,偏远小县,全县读书人加起来,总共也不超过两百人,而今年泾县参加院试的考生,满打满算竟然也才四十个人。

    所以考卷总共只有四十份。

    对于阅卷者而言,这份工作量并不大,毕竟无论唐县令还是孙学政,都算是胸有才学的读书人。而那位府城来的主考官,同样是个学富五车的人物。

    阅卷而已,简单轻松。

    三人先是寒暄一番,随即开始了阅卷。

    这时代的科举考卷,已经使用糊名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防止批阅之时的作弊,糊着名字才能让每个卷子都看不出考生是谁。

    然而可惜的是,再好的规矩也要遵守才行。

    以云朝现在的吏治糜烂情况,这种规矩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比如阅卷者们根本不守规矩,随随便便就可揭开糊着的纸条。

    大家早就不在乎律法的惩处了。

    因为整个朝廷根本不惩处这事……

    今晚,同样如此。

    只见那位主考官笑意涔涔的,竟然直接把一张卷子的糊名揭开,看了一眼之后,慢悠悠的开口,道:“西乡,刘童生,本官对这人有印象,已经考了十几年,想不到,今年又来考。”

    他说着阅读一下卷宗,发现答的题目倒也不错。

    虽然算不上出彩之辈,但却算得上四平八稳,如果按照科举选才的规定,这张卷子可以判个秀才。

    可惜的是,主考官并未按照规矩点判。

    他先是笑着看向唐县令,问了一句道:“泾县县尊对于此人可照顾否?”

    唐县令淡淡摆手,慢悠悠开口道:“我家夫人,没收他钱。”

    官场上的贪婪,已经明目张胆到这种地步,家眷有没有收钱,毫不掩饰的告知。

    唐县令的言下之意不说自明,他对这个老童生不予以照顾。

    主考官点了点头,转而看向孙学政那边,笑着问道:“孙兄可愿意照顾?”

    孙学政似是沉吟一下……

    随即,语气之中带着稍许矜持,道:“本官的弟子杨一笑,前几日曾向我求过一次情。”

    主考官似乎很在意杨一笑的事,立马问道:“孙兄的弟子怎生向你求情?”

    孙学政叹了口气,道:“我那弟子跟我说,西乡老童生的境况凄惨,已经四十岁的人了,年年还参加科举,可叹老童生的家中老妻多病,已经无法织布供养老童生继续读书,所以……”

    孙学政说着又叹了口气,淡淡道:“我那弟子应是心软,对这老童生起了怜悯,故而,他向我求了一下。”

    主考官岂能听不出这话的意思?

    立马道:“既是孙兄的弟子起了怜悯,亲自求到你老兄的面前,那么,这个照顾该是得给的。”

    孙学政点点头,语带无所谓的道:“这老童生的文章也算平稳,考了十几年一直没能考中,今次看在我弟子杨一笑的颜面,就给这老童生一个秀才功名吧。”

    堂堂科举的功名身份,就这么随随便便的定了。

    主考官提起笔,在卷宗上勾画一下,顺手递给一个书吏,淡淡吩咐道:“收起来,留待一起封存,顺带记录一下典册,西乡老童生院试第五。”

    泾县这种偏远小县,每年最多可以录取十名秀才,然而由于今年只有40个人参考,所以秀才名额总共也只有5个而已。

    第五名,也是最后一名。

    即便是最后一名,至少已经是秀才。

    因为杨一笑的随口一个求情,考了十几年不中的老童生终于过关。

    这是今年唯一没有送礼的!

    接下来,阅卷变成了利益的瓜分。

    随着三人的不断批阅,每次都把糊名揭开看,所有的关系户,都可以中秀才。

    比如主考官拿着一份卷子,那上面的诗文简直是臭不可闻,然而主考官却笑意涔涔的,直言不讳的道:“泾县,柳南乡,柳家的童生,这家人专门去府城求见我,给了我二十五贯钱的孝敬……”

    二十五贯钱!

    孙学政笑了起来,语带调侃道:“周兄今年的进账颇丰啊,二十五贯足以置办五亩地。”

    哪知主考官却摇了摇头,颇为不满的道:“只能是旱田,买不到水浇地,府城地价较高,不比你们这边便宜。”

    说话之间,顺手在卷子上勾画一下,假装问道:“这个我就点为第二吧,两位可觉得他文采斐然?”

    唐县令淡淡点头,道:“文采不错,可以第二。”

    孙学政也点点头,笑着道:“甚是合理。”

    一份臭不可闻的文章,直接点选成为第二名。

    这意味着柳家的童生已经考中秀才,并且还考中今年泾县院试的第二名……

    要知道,今年泾县总共也只能点选5名秀才而已。

    第二名给了柳家的童生,这是主考官可以拿的好处,二十五贯钱,今年的收益已经落袋为安。

    第五名给了西乡老童生,是因为孙学政接受杨一笑求情,虽然孙学政没有收好处,但是这个照顾也占据名额。

    而他身为三人之中级别最低的学政,今年总共也只能捞一个名额的好处,给了老童生之后,今年等于颗粒无收。

    第二名和第五名都定了。

    接下来,还有第一,第三,第四……

    其中第一名乃是榜首,属于云朝科举的最后一点底线,任何考官都不允许收钱,必须点选真才实学之辈。

    但是,第三和第四是完全可以的。

    并且,这两个名额全是属于县令的。

    县令身为一县之首,乃是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哪怕是府城来的主考官,在科举上也要分出这份利益。

    今年泾县的五个秀才名额,榜首需要具备真才实学,剩余四个名额,县令独占两个。

    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唐县令主动抽出一张卷子递给孙学政,淡淡笑着道:“你且看看此人文章,是否还算说的过去,如果可以的话,这人的好处归于你。”

    说着一顿,再次开口,道:“钱已经收了,在我夫人那里,事后让她拿出来,算作你今年的进账。”

    孙学政明显一愕,有些迷惑不解道:“可我刚才已经……”

    唐县令笑了笑,冲他摆了摆手,淡淡道:“老童生的秀才是因为杨一笑求情,你答应了弟子则失去了进账。所以本官跟你做个交换,把杨一笑的人情换给我。”

    孙学政又是一愣,随即若有所思,低笑问道:“县尊大人莫非还是中意我那弟子?”

    唐县令并不避讳,反而郑重点点头,语带肃然的道:“选来又选去,还是他合适。虽然他已经有了家室,但是云朝是可以有平妻的。”

    说着微微一停,慢悠悠再次开口,道:“本官的眼界还算可以,我能看出他还会继续往上走。”

    “只不过么,此子是个胸有坚韧的性格!”

    “我怕他厌烦本官和夫人的安排,又或者误认为本官是以权势压他,故而……”

    孙学政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道:“既然如此,就把人情交于县尊大人,我今年尚未进账,厚颜收下这个第四名。”

    秀才第四名,也定了。

    随即唐县令也抽出一张卷子,递到负责点选的主考官手里,道:“这是本官的,收了十贯钱,给个第三名吧,今年也就这样了。”

    主考官点点头,笑意涔涔的勾画一下。

    五名秀才名额的四个全都定下。

    接下来,终于轮到第一名。

    榜首,需要真才实学才行。

    三个人几乎想都不用想,直接把所有卷宗的糊名都打开,然后,开始寻找杨一笑的卷子。

    唯有看完杨一笑的卷子,才可以确定能不能成为榜首。

    而如果杨一笑今年不能靠真才实学中榜……

    那么。

    其他人的名额必须让一个出来!

    这就是云朝的官场,已经黑暗到明目张胆。

    除了榜首这个最后一丝的底线,云朝科举再也没有任何公理可言。

    很快,杨一笑的卷子被找出来。

    入眼,十二首前所未有的诗词……

    三人的目光同时一凝,几乎瞬间全都变的震撼。

    嘶!

    猛听主考官倒抽一口凉气,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卷宗,也不知因为何故,他双目爆闪狂喜,以至于一时失态,竟然声音颤抖的出声……

    “全是诗词,竟然全是诗词!”

    “哈哈哈哈,好啊!”

    他此来的特殊任务,绝对可以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