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明末下11

八扇屏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说完士绅优免,我们再来说说明朝的朝堂顶层设计。

    朱元璋心里还在想刚刚说的士绅优免的事情。

    这岂不是说他这么做是错的

    可士绅优免应该是个有利于读书人的好事吧

    朱元璋咂咂嘴,摇了摇头。他本来是想鼓励天下人好好上进读书,免除普通人家的负担的。

    结果可能这个政策有点对读书人太好了,很快被有功名的人钻了空子。

    啧,果然读了书,脑子灵活了,花花肠子也就多了。

    他想起前几天翰林学士给他讲读时说过的一句话“治国首在治吏。”

    人,永远是最难管的东西啊

    朱元璋时期,文官占据六部九卿,宗室与武将勋贵只有统兵权,没有参政议政权,也没有调兵权,更没有行政权,这些权力都在文官手里。只有中山王徐达,曾经以武将勋贵的身份短暂的进入过中书省。

    内阁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有雏形了。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来的中书省只保留了一个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但是全国奏折那么多,朱元璋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所以他设置了文华殿、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来参赞政务,这些大学士为正五品,相当于皇帝的政治顾问团。

    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这些辅官大学士,只是辅佐皇帝的秘书机构,负责起草诏书御令,还有一些建议权,并没有议政权、行政权。

    而在永乐大帝之时,内阁才真正的有了议政权,但是也没有行政权。不过u认为他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为以后内阁的大权独揽埋下了伏笔。

    嗯这算是给朱元璋透露了未来之事,毕竟现在才是洪武三年。

    胡惟庸是个不错的官员,虽然有点小野心,但他欣赏他的干劲,觉得问题不大,可以拿捏。

    听这个意思,自己未来居然会让他当中书省的丞相然后还把丞相给废了

    废丞相他倒是早就有想法,毕竟元朝最后几十年,那权臣真是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胡作非为,他觉得这种大权独揽的制度就是在给子孙埋祸根

    不过这个永乐到底是他哪个儿子啊

    朱棣听到天幕提起自己,赶紧抬头。

    咋地,他用的内阁跟他爹的也没差多少吧

    虽然说是议政权,但对他来说也只是建议,听不听的不还在他和他儿子身上嘛

    朱棣回头瞅了一眼自己的大胖儿子,疑惑的问“不会解缙他们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吧”

    朱高炽赶紧摆手,哪儿能啊,他又不是傻子。

    那就是他并没有取消内阁起草诏书的职责。

    不过当时的六部、包括地方奏章题本都先交给皇帝,由皇帝处理。如果皇帝太忙了管不过来才会让,内阁附上意见,节省皇帝的精力。

    宝贝们注意了,这个顺序很重要奏疏先给皇帝,那皇帝才是老大,内阁只能是个辅佐性质的机构。而以前有中书省的时候,奏疏都是先交给中书省,挑挑拣拣之后再给皇帝,中书省才是老大所以朱元璋才一定要废了丞相这个副皇帝。

    但是吧,文官作为制度的解释者,又特别擅长步步蚕食的策略。任何有利于他们的变革,都会被冠以祖宗成法之名保留下去。不利的则都是恶政,一定要拨乱反正。

    这个话倒是说到崇祯的的心坎里去了,恨不得当场给天幕倒倒心里的苦水。

    文官就是这么得寸进尺的不要脸

    要真是按照太祖的祖制,贪污六十两都得拉去剥皮填草,全国的官员,不论文武,没几个逃得过

    下次再提祖制,他就这么说看这些人敢不敢

    所以明朝的这套内阁制度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时期被破坏了。

    因为朱祁镇年幼,由三杨辅政,所以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然后再由六部尚书、都察御史、六科给事中聚议载处,是为“延议”。所有奏疏,包括部议、廷议的结果,均由内阁票拟批答。

    票拟后,交给司礼监进行批红,皇帝就发诏令敕谕来颁布,最后这些诏令得由六科给事中审核签署,不同意可以封驳。

    因为明英宗当时还小,所以他基本就是个人形图章。但是后来的皇帝如果对于内阁的票拟不满意,就打回去让内阁重新票拟,直到满意才发诏令。另一边的给事中也是,如果觉得皇帝是乱命,也会把旨意封驳回去。

    所以操蛋的点来了。

    皇帝可以不断要求内阁重写批复意见,但根据\"祖宗成法\"他不能亲自下场写稿子。同样,六科给事中有封驳权,但他们不能改动批复内容。三方里只要有两方不对付,就可以无限打回重写。

    “君权”和“臣权”就这样不断的来回拉扯。

    朱棣呆滞

    啊这后来发展到这么复杂了给事中居然能封驳皇帝的命令,简直岂有此理,以为自己是门下省呢

    明初时,对于武官的违法乱纪,皇帝除了训诫和警告以外,并没有形成制度的考核措施和惩罚条例,所以武勋集团堕落的非常快,渎职腐败屡禁不止,欺压士卒导致卫所军户逃亡的事例频频发生。

    土木堡之后,武勋集团彻底没落,基本开始自暴自弃了。

    成化二年,明宪宗下令在军队中推行军政考选制度。起初镇守总兵官还与巡抚和巡按御史拥有一同进行考选的权力,但到了他儿子弘治开始,巡按御史对于考选的职权不断扩大,甚至开始拥有对总兵官人选地提名权。

    武臣的仕途完全被负责考选的文官所掌握,明军的人事权从五军都督府转移到了兵部,五军都督府开始就被架空。连卫所土地和军户户籍管理的权力也给了文官,然后,本来就被

    各个武将勋贵侵蚀的有些崩坏的卫所制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速消亡。

    朱元璋心头一跳,虽然他已经知道了卫所制度崩溃,但他还是没想到武官也会腐化的这么快。

    他问徐达“老徐,武将的考核和惩罚措施,你怎么看”

    徐达是个谨慎的人,从来不会信口开河,尤其是这种涉及国家大事的。

    他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原本五军都督府掌管这件事,但都督府也只是涉及武将的升迁,以及战时军功的奖励惩罚,其他的确实没有。”

    其实他说的这些朱元璋当然知道,所以他又加了一句“臣心里有些想法,待回去后仔细思量一番,再报与陛下,毕竟这种事,还需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才好。”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不急,朕知道那些实际带兵的中下级军官比较重要,你就代朕去好好问问,回头写个陈条上来。”

    想了想,朱元璋又补充道“陈条你自己写,不要让你师爷代笔。你那个师爷废话忒多,之乎者也一大堆,一句有用的没有,朕看着头疼。”

    兵部只顾大肆揽权,根本没考虑过自己能不能做好。

    u就直说了,没这个能力你知道吧

    职权太多了,但人数没有增加,而且大部分兵部的官吏只是看过点兵书,根本没有领兵的本事。所以兵部根本没法完全代替五军都督府的职责,无暇议定戎政方略,致使很多兵事突然发生时而无准备之策,如庚戌之变与倭乱发生时,一开始兵部就毫无准备,连粮饷物资都凑不齐,更别提什么谋划方略了

    崇祯转头问向兵部尚书梁廷栋,道“梁爱卿,你认为如何”

    “臣”梁廷栋顿住了。

    这让他怎么说

    要他自己觉得,他觉得天幕说得对,兵部就是管不了那么多事。可这话他打死都不能说出口,否则就是得罪大半朝臣。

    毕竟兵部过手的粮饷物资那么多,随随便便漂没个四五成,大家分了,真的很香。

    要不还是主动辞官吧反正最后皇帝对他的辽东方略也不满意,已经骂过他两次了。

    到万历时期由张居正主导内阁,内阁地位力压六部,六部实际成为内阁的下属。

    也是因为万历不能亲政,所以张居正借此改革的机会,将六部以及地方送上来的奏疏,从之前的由皇帝转交内阁,变成了内阁转交皇帝。

    且张居正借着内阁有起草诏书,敕命的权利,直接用内阁的名义给六部地方下达命令,从此内阁便有了行政权。所以张居正这个“摄政”,是真的摄政,而不是辅政。

    前面说过,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里,有一条非常好用的考成法。

    考成法好呀,考成法妙哇,让u看看有那个社畜没有被ki搞得焦头烂额

    但是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把国家的监察大权收归到内阁手里了。

    朱棣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当

    时他听说考成法这个东西很好,就想立马安排下去。可在用谁监察这个问题上,大家却扯皮扯了一个多月也没出好结果。

    朱棣的耐心已经快耗尽了。

    正好他现在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不能给内阁。

    不然内阁得膨胀到什么份上

    各科道负责监察,对内阁负责,内阁获得了国家的最高监察权。强大的监察权使六部处处受制于内阁,如有不从,内阁便可督促六科对六部进行弹劾。

    这样的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政治格局。

    从这时候起,内阁终于获得了最高权力,全面控制了国家议政权、行政权、监察权,甚至是一大部分军权。相比于之前的中书省都更近一步,可以基本把皇帝架空的程度。

    看上去皇帝似乎拥有近乎无限的人事权,比如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九个首辅以及其他数不清的六部、地方官员,但他的人才储备里有且只有文官。

    这些文官又通过科举建立的师生、同榜、同乡等纽带,使得皇帝很难真正的跳脱这个框架。

    比如皇帝通过内阁下发的诏令叫“令旨”,是正儿八经的圣旨,谁都要执行的。

    但是皇帝没有通过内阁,直接下发的叫“中旨”,只有皇帝的玉玺而没有内阁的用印,那就是白板圣旨。

    中旨管管武将、勋贵和宦官还可以,但是那些文官甚至可以不认,不执行、不上任。你要是接了这个白板的“中旨”去上任,白版官员,会被其他官员看不起排挤的,干不了事。

    别笑,就是这么离谱。

    岂有此理

    朱元璋气的不行,皇帝可以昏庸,可以残暴,他都能理解。

    但绝对不能是个傻子

    还是割自己的肉去喂大臣的那种绝世痴呆

    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权臣架空皇帝,但是能从制度上被架空成这样,朱元璋真的很不理解

    宋濂和刘基都偷偷的去看李善长,用眼神询问他“需要请罪么”

    虽然这些东西不是他们搞出来的,但是鉴于皇帝陛下肉眼可见的想骂人,要不要主动来背个锅让皇帝骂两句

    李善长却在想,后辈真的可以,居然能搞出这种东西,真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张居正,岂不是爽翻天了

    万历后期为什么会缺官员

    就是万历一直和那些官员闹别扭,他只能靠内阁来治理国家,可他控制不了内阁,所以他就摆烂,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内阁推选的皇帝不想用,皇帝选的内阁不同意,皇帝绕不过内阁直接任命官员,内阁推选的皇帝一概留中不发,导致高层官员严重缺少。

    中央基本靠司礼监来传达内外,地方是靠着中低层官员和政体的惯性运行,直接一步到位开启了内阁责任制。

    要我说,跟现在的带嘤也不差什么,哈哈哈。

    这样一来,到了万历中后期,不仅内阁成了庞然

    大物,还顺带着吹起来另一群疯狗dashdash科道言官。

    崇祯心头一跳,心想来了

    这些玩意儿真的很烦人

    “科”指的是六部对应的六科给事中,不仅监察六部的职权,甚至还可以封驳圣旨。

    “道”指的是都察院各种御史。这两类人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官。

    那言官的职责是什么呢

    简单一句话从京营到六部九卿,从官员纳小妾到皇帝睡妃子,天底下就没有他们不管的,什么事儿都是哔哔上两句。

    科道言官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群体,u查资料的时候都惊了。

    我简单给你们数数。

    比较好理解的是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几位堂官,比如左右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等。

    但是往下就多了

    首先是遍布各省的二十一位巡按御史,十九位清军御史,三位提督学校、四位巡盐御史,然后还有茶马御史、九边的屯田御史、运河的巡漕御史等。

    你以为就完了么还有各省的按察司官员,包括按察使、副使等,在州府还有还有四十一道按察分司,分巡道外,还有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整饬兵备道、协堂道、水利道、屯田道、督河道、盐法道、抚治道、监军道、招练道

    总的来说吧,方方面面都给你堵死了。

    如此盘根错节的一个系统,谁能轻易撬动

    为什么都说东林党把持朝堂其实东林党只在万历后期到天启前期短暂的荣耀了一下,得以登堂入内阁,天启一把魏忠贤放出来,东林大半就退出重要的职位了。

    但是东林党在明末把持了最重要的科道系统东林六君子里头,除了顾大章没在科道任职,其他五位都是六科或都察院的。他们或许没有实权去做什么,但是想以言官的身份搅黄一件事可太容易了。

    朱元璋的认知很简单党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管你是什么东林党还是阉党,还是齐楚浙党,都不应该存在

    这个东林党把持言官,想党争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举一个例子。

    六科给事中是典型的官小职重,他们的官位只有正七品。所以他们的升迁方式里有这么一项外转到地方可以从正七品一跃而为从三品,直接升七级。

    从三品,那就是妥妥的堂上官了,是大员了

    然而,万历后期却是压根没人愿意被外放。

    因为对六科给事中来说,一旦离开京城这个舆论中心,那便再不复从前的权势,跟此相比,官升七级也被抛诸脑后了,以至于所以衍生出了\"官升七级,势减万分\"的俗语。

    明军在萨尔浒战败后,由徐光启牵头,提议派官员常驻朝鲜负责练兵事宜,以起到夹击努尔哈赤的作用。朝鲜人当然是不会愿意大明这么搞的,于是李氏朝鲜那边派出李廷龟出使北京阻拦此事。

    这个李廷

    龟在北京先后拜见了明朝兵部尚书黄嘉善以及当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然

    而,在经过一系列的情报搜集之后,李廷龟发现这事的关键,在于兵科给事中薛凤翔的态度,因为兵部的大权实则在薛凤翔手上

    后来,李廷龟成功说服了薛凤翔,导致了徐光启\"监护朝鲜\"的计划最终夭折。万历朝后期六科给事中们的权势多大,可见一斑。

    兵部侍郎蔡复一就说“三十年来,天下之人才、政事,皆为言路坏尽。”

    确实

    崇祯想起了许多往事。

    另一时空的朱棣也是深有同感。

    他只不过是稍稍透露出那么一点点,想迁都北平的想法,这群言官就奔走串联,最后竟然闹得想要叩御门朝天阙。

    但他也不会放弃,哼

    那么想办法打碎这些文官一块块的制约行不行呢

    我觉得,很难。

    明初洪武、永乐两朝都是用武勋来制衡,效果还可以。但是u最近看到一句话,觉得说的很对。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但必须重复每三年一次的科举。”

    开国和靖难,造就了一批勋贵,他们既有泼天功劳,又和皇帝深度绑定,自然能压文官一筹。可科举给了文官不断新生、造血的能力,而没有大规模开疆拓土的战事,武勋只会快速腐化,最后被文官圈养起来,跪着要饭。

    这句话,让朱元璋沉默了。

    实在是振聋发聩

    没错,这才是根源。战争总要结束,可文官却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武将勋贵又能坚持多久呢

    这种圈养的结果就是,到了明末的时候,正常体系下明朝已经在制度上不再培养大兵团作战的武将了。

    武官做到头,实职到明末就只有总兵了。总兵领兵多则万余,少则千余。如果只算能打的家丁,则总兵领兵多则千余,少则百余。也就是说,明朝对武官的培养,最多培养到团长,再高就不培养了。

    如果你身为一个武将,而实力超过了总兵,那结果很可能像毛文龙一样被无缘无故的给砍了。

    或者干脆像左良玉一样养寇自重,重到朝廷不敢轻易动你,那就算你赢了。

    总兵之上的巡抚、经略、督师,那都是文官的活儿。像熊廷弼、孙传庭、卢象升这种真正文武双全的很少,大部分带兵文官都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文人圈子里称赞某某\"通晓兵事\"。至于为啥通晓兵事,因为这他们平时聊天侃大山的时候就喜欢讨论军事,堪比老母猪带胸罩,一套又一套,说的人一愣一愣的,所以组织决定,就向皇帝推荐你来当这个经略督师了

    我记得有个编剧就吐槽过,说他喜欢煤老板。为啥因为煤老板最多让小蜜去当个女主女二,而不干涉创作,因为煤矿这东西让外行来指挥,是真的会出人命,所以煤老板他知道专业的事应该给转业的人干。

    明末的文官

    ,基本没这种意识,不知道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瞎指挥是会出人命的。

    或者就算知道了,也因为党争、因为利益而无视了。

    明末局势的败坏,他们真的贡献了很多。

    所以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敢把兵权都收到兵部去

    朱棣甩了甩手里的马鞭,又打了一个鞭花,

    他才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而除了这些,文官还有一个大杀器来对抗皇帝道德礼法。

    封建时代,政权理论合法性的来源,在于什么地方来自于天命,从天人感应到五德轮回道天命转移,都是在天命这个框架下。那天命为什么在你身上因为你有德,所以有天命,所以你当皇帝。

    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这个逻辑的根基,在于“德”。

    虽然五代时期的安重荣喊出了“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但是历史实践证明,兵强马壮可以打天下,但是没办法坐天下。五代时期的王朝,走马灯一样的更换,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皇帝没有解决自己统治根基这个问题。既然兵强马壮就可以做皇帝,那么你可以做,我当然也可以做。结果就是武将叛乱层出不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明朝皇帝的合法性来源,除了从血统继承的朱八八本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功绩,剩下的就是天命作为帝位的基础,血脉作为传承。

    可以这么说,封建时期的道德礼法,就等于是王朝的宪法,只不过这个宪法不是明文规定,是未成文法而已。封建道德礼法是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而通过儒家思想,又把忠和孝统一了,皇帝就是君父,即是君,也是父,官僚们也是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存在的。

    这样,孝就从简单的血缘本能,扩展成为了统治的政治依据。这是他们统治的基础,任何人也不可能挖掉自己的根基。

    而文官们恰恰就是利用这一点,不管是上奏疏谏言,还是朝天阙长跪不起,甚至是撞柱子死谏、被廷仗打死,只要能利用这一点达成自己的目的,撒泼打滚都无所谓的。

    不过这一招也不总能成功如果遇到嘉靖那种阴逼老道士,文官也只能暂时蛰伏哈哈哈。

    崇祯听到天幕这样称呼他的高祖,毫无尊重、甚至有辱斯文的形容词,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过他也说不出什么就是了。毕竟天幕连太、成二祖都经常调侃呢。

    好了,下面我们来说说稍微敏感那么一点的话题宋明的文官,到底为什么非要跟皇帝对着干

    u抛砖引玉,浅浅说一下。如果觉得我胡说八道,那你们去骂文官,不要来骂我,嘻嘻。

    朱元璋打起精神,他倒要仔细听听。

    正好他刚下定决心废除衍圣公的爵位,自然也要有相应别的措施来控制天下的读书人。

    不然他们连番的来闹,自己也受不了。

    我觉得,宋明的大部分文官,与其说是

    官员,不如说是儒教的卫道士。

    刚刚说过,封建时代的政权合法性来自于“天命”,具体表现就是“天人感应”和“天命转移”。

    所谓“天人感应”,就是天子是上苍在人间的代表,是代天牧民。但天子必须有德,否则天命将不再眷顾天子,降下各种灾祸示警。如果天子继续执迷不悟,就会发生“天命转移”,此时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夺取天下的人就可以成为新的天子。

    朱元璋当初北伐时的檄文里就明确说过,元朝入主中原是天命,后来的皇帝暴虐成性,天命不再,转移到了他的身上,所以他来当这个英雄。

    这么说,自然是为了安抚那些怀念元朝宽纵的各族地主士绅,也是为了继承元朝的疆域,但也说明,这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说辞。

    这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和合法性。而这一套东西,是儒家的。换句话说,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合法性来源于儒家。

    这套意识形态的东西,自董仲舒到宋明理学,虽然经历了唐末藩镇的小小挫折,但逐渐完善,并且随着科举制度的固定,而彻底发扬光大,成为文人思想上的一个利器,更是一个枷锁。

    所以,天子虽然掌握对文官的生杀大权,但四书五经,各种儒家经典以及意识形态组合起来,就像东方版的圣经一般不容置疑。

    怎么样才算信仰上帝,教会说了算,天子要如何保持天命在身,那就是儒家出来的文人说了算。

    万历可以力排众议去援助朝鲜打跑倭寇,却因为太子的事情和文官拉锯十几年,最后还输了。

    其核心原因就是,决定一场战争,是君王的王权范围内的事。而决定废立太子,却是意识形态上的大事,属于“神权”的范畴。用君权去侵犯这种意识形态,儒生文官自然要据理力争。

    就算是嘉靖这个天生的天际深沉老道士,想用大礼议来分化控制文官,也拉锯了十几年。

    君权和文官集团的矛盾,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儒教虽然没有发展出严密的组织,却更加隐秘地垄断了封建时代本属于贵族和世家的朝廷官职。因此宋明的君权与文官集团的矛盾,本质上就是世俗君权和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神权”的矛盾。

    这一点,我认为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和西方国王与天主教会的斗争是有相似性的。

    因此,他们会在千百年间,对孔孟的学说不断吸收、改进、更新版本,为统治者服务,更是为自己所在的阶级服务,从而让许多学说思想走了样。

    百官们一个个都颤抖起来,不知道是因为被说中了而觉得恐惧。还是觉得天幕几次三番的污蔑他们,实在忍不下去。

    “意识形态”这个词他们没听过,但是意思差不多能够理解了。

    就是说他们只维护儒家,维护自己的地位,甚至为了这些东西去对抗皇权。

    虽然这样说好像也没错。

    但是这岂不是拐着弯儿骂他们无君无父

    这就是那位图书管理员同志喊出“打到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