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京门子弟

椴树窥红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山河不识故人来最新章节!

    出身不高你可以去挣,命运不公你可以去挣,但总有些东西,是你一辈子也挣不了的。

    高雪蝉眸色暗沉,木然的充当槛外人,看了一场家庭祥和,其乐融融的戏。

    兀的,一丝疑惑掠过高雪蝉心头。既然苏千璃的家族人看起来那么重视她,又为什么把她放在离音寺不管呢?

    “高姑娘?高姑娘”耳边声响,高雪蝉回过神来,看到一旁的小荷,一瞬将所有心思收敛,笑问何事。

    “我们走这边”小荷领着高雪蝉二人从侧门进府,高雪蝉侧目看了一眼国公府上方的门匾,恒国公府四字,雄伟潇洒,一气呵成。

    这便是权势的象征吗……

    “我早些时候就为你们安置好了住处,你们只管安心住下就是,我娘说晚间时再跟夫人说说你的事,夫人为人温和,待人极好,定会帮你的,你且放心好了”小荷说道。

    高雪蝉回以一笑,说“夫人身份高贵,我只不过是一介民女,岂敢劳烦夫人,只求我与阿嬷能有个落脚的地方罢了,只是劳妹妹你费心照顾了,心里委实过意不去”

    这话让人听着很是舒服,小荷心里受用,又和高雪蝉说了些体己的话。

    平日里因她是徐嬷嬷的女儿,那些下人们对她都礼让三分,如今更是被高雪蝉哄的晕乎乎。

    梨潇院

    三三两两的梨树矗立在院子里,葱翠嫩绿间,隐隐透出星星点点的白,淡雅宜人。

    晚间,徐嬷嬷领了两个丫鬟前来,“三姑娘,这两丫鬟是妇人专门为你挑选的贴身婢女”

    两名妙龄婢女向苏千璃行礼“奴婢玄儿(妙儿)见过姑娘,姑娘安好”

    “起来吧”

    苏千璃看向两人,一位身量较高,五官算得上端正,神情温和,端端站着,敛声屏气,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这是玄儿。

    另一位就跳脱些,年龄较小,一双圆滚滚的大眼里,闪着灵动的神韵,姣好的容颜,肤如凝脂,腮边嫣红惹人怜惜。这是妙儿,苏千璃暗笑,名如其人。

    待徐嬷嬷走后,苏千璃看两婢女还是紧绷着身子,便说“我喜欢随性而为,你们不必如此拘束”

    闻言,妙儿美眸瞬间一亮,隐隐欢喜“哈哈,奴婢就知道,姑娘是个不同的”

    玄儿没有如她那般跳脱,蹙眉看着妙儿道“妙儿,不可放肆。”

    苏千璃笑了笑“无妨”,师太总说她小小年纪就老气横秋,不似一般女孩儿那般娇憨。

    这也不怪苏千璃,她从小便在离音寺长大,身边皆是清心寡欲的女尼,无论如何也养不出好动活泼的性格。

    有丫鬟来唤苏千璃去正屋用晚饭。一路上,妙儿滔滔不绝的给苏千璃普及苏府的院落阁楼。

    “姑娘姑娘,这是芷兰湖,每到夏季时,这里的荷花开的很漂亮,嗯……莲子更好吃!”

    苏千璃哑然失笑。

    “哦,这里面是三公子练武的风堂,里面别的不多,就竹子多,都是公子亲自种下的,各种名竹都有……”

    说话间,她们已经来到了苏家的正堂。

    苏府的主屋非常大?,檐壁雕梁画栋,可以看得出设计者的用心,屋内陈设奢华精美,美玉贵瓷随处可见。

    苏千璃一眼望去,正座空着一把黄梨太师椅,在其旁空着两把同样的太师椅。

    略略沉思,心下便有了答案。

    由沉香木雕刻而成的大圆桌上,已坐了几位衣着华丽的妇人和男子,身边还有几个稚龄女孩,她们都敛声屏气,乖巧的坐在自己的母亲身旁。

    看到苏千璃,也不敢张目四望,倒是苏千璃大刺刺的将她们打量了一番。

    唯有一位女娃,约莫比苏千璃小,生的唇红齿白,眉目纤秀,头梳两环荷苞鬓,身着水绿纱裙,一双漂亮的眼睛骨碌的往苏千璃身上转了一圈后,就将头扭了过去。

    苏千璃也看了她一眼,不语。

    “三妹,过来”苏尚风看见苏千璃就热情的将她招了过去。

    原本饭桌上安静的氛围,被她突兀的一声打破了。

    苏尚风本就是不拘小节之人,大大咧咧的将苏千璃拉到她旁边坐下。

    一旁长房媳妇杨氏和三房夫人韩氏相视而笑。

    苏尚风就是苏尚风,整个京城中最不像贵族小姐的贵族小姐,虽然盛名在外,但终究也是个姑娘家,到以后议亲时可就不好说了。也亏那苏二爷把她当宝似的宠着。

    苏雅笙端正大方的坐着等候,目光在杨氏和韩氏间停了一会,叹了口气,颇感无奈道“尚风,坐好”

    闻言,苏尚风这才乖乖的坐下。长姐的话还是要听的。

    君氏与苏彦开还有老国公都未到,老国公的长孙苏宏,也就是苏千璃的大伯看了苏千璃几眼,不禁满意的点点头。这孩子模样倒是会长,专挑父母的优点长。

    眼神淡然,约莫是在寺里长大的原因,小小年纪,眉宇间的傲气已经隐隐显现。

    苏宏本是一名武将,喜欢有个性的人,如今对这个带点清高淡然的孩子,心下也是喜欢,于是轻声开口问道“这就是老二家的三姑娘吧”声音浑圆,透着一股慈爱。

    见状,一旁的苏雅笙说“这是你大伯”,苏千璃起身乖巧道“大伯安好”

    苏宏朝她点点头,笑说“倒是个水灵的孩子”,苏宏身边的杨氏抿唇笑说“老二家的孩子能生的不好吗”

    苏千璃朝贵妇看了一眼,服饰华贵,穿金戴银,神态从容,这应该就是伯母了。

    “伯母过赞了”

    杨氏却笑了起来“你大伯家的姊妹啊都出嫁了,眼下你几个堂哥倒有几个小人儿,又太小了,不能常在身边看着,你平日里可要多来看看伯母啊”

    苏千璃道“伯母关爱,千璃一定常叨扰您”

    苏家三房的韩氏看了一眼杨氏,心里冷哼一声,这杨氏也未免太着急了些,明里暗里赶着去巴结二房的人。

    韩氏眼神精明,生于商贾世家的她,看人看物总胜旁人几分。

    韩氏本也是贤惠妇人,但因早年丧夫,性情大变,阴晴难定,旁人不喜与她来往,即使是素有八面玲珑之称的杨氏,也时常与她不睦,家中仆人伺候得亦是心惊胆战的。

    韩氏眼神颇为犀利的扫视苏千璃。

    头先看一回苏千璃,只觉这孩子宛如嫡仙,气质非凡,现又看了一遍苏千璃,模样娇好倒是真的,不过这性子应该不是好相处的,年纪小小眼里就存了一股子冷淡,傲气,日后长大了还不知要如何呢。

    到底不是在家里边长大的啊。

    韩氏看看身旁的小女,老国公宠出的坏毛病一箩筐一箩筐的,又是个没心眼的,还是不要让她跟苏千璃走近的好。

    韩氏对一旁的女儿笑说“灵儿,还不跟你堂姐儿道个安”

    韩氏话一出,苏千璃便看到那个水绿色纱裙的女孩先是一愣,随后又很快的朝她甜甜的喊了一声姐姐,一双漂亮的眼睛微眯看着她。眼里夹杂着不明的精芒。

    感受到对方若隐若无的敌意,苏千璃微愕。

    韩氏又说道“婶子这丫头被国公爷宠坏了,性子跳脱了些,平日里你跟她玩,她要是欺负你了你跟婶子说,婶子修理她”

    韩氏话音方落,便听见苏盛华笑了出来。

    苏盛华对苏灵笑道“这性子何止是跳脱了些,简直是上房揭瓦啊”

    苏灵原本乖巧甜美的笑容立刻一变,抱手朝他瞪了一眼,“那也是跟四哥学的!”

    闻言,大家哄然笑了起来。苏千璃不明所以,身后的妙儿俯下身,在她耳旁轻轻道来。

    苏盛华倒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干笑了两声,这丫头还记得那次怂恿她掏宁远侯府里鸟蛋的事啊。

    那一次,可是让苏灵在京门的贵家子弟圈里妥妥的出了一次名。

    在此之前,人们只知京门苏氏有虎女苏尚风,随父出征,稚凤舞长缨,一身折戟英气,大有其父大将风范,豆蔻年华已名闻大元!

    苏家多英武男儿,不想,锦上添花又有一名闻名大元的巾帼女娥,让世人羡煞不已,更是被文人墨客写进了诗词歌赋里赞颂。

    现却有一苏灵宁远侯府掏鸟一事,成了街坊四邻的茶后谈资。

    **贪玩,本是无伤大雅之事,只是流言混杂,其中也有不少市井秽语。

    韩氏指尖轻抚手腕的的翠玉镯子,姿态慵懒漫不经心的往苏盛华看了一眼,静默不语。

    于苏府来说也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但对于一个姑娘家的名声来说,就不是什么小事,那可是关系到姑娘家以后的婚姻大事的。

    思及此,韩氏目光微沉。

    苏千璃也浅笑两声。看兄长和姐姐们跟这苏灵的关系融洽,想来,苏家的子辈孙辈的关系也不错。

    而自己呢?年幼时无父无母在其旁,如今,与兄弟姊妹又无深情厚谊……

    苏千璃忽的想到了师太,只一瞬,眸色已恢复清浅淡然。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一番闲谈下来,苏千璃将这些人都认得差不多了。前国公有四位嫡出的孩子,三子一女,三房的家主苏默早年随军出征,不幸在一次战役中,与前国公爷一起长眠在了战场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正堂里会有两把空着的黄梨太师椅。

    四子从文官已从苏家主宅搬了出去。而其女,入宫为妃。

    如今只有长房,二房和三房还在国公府。

    “都说什么了,笑的这么开心啊”突然,苏老国公沧桑浑厚的声音插了进来。众人起身相迎。

    进门的第一眼,苏老国公就看到了那一抹夺目的雪色,年**子不卑不亢,神情淡然的样子令老国公布满沧桑的目光微微凝滞,不过一瞬又恢复过来。

    笑着将她拉过“老夫看看老夫的曾孙女”老国公爷眼里满是真情实意的慈爱,让苏千璃有些羞怯和不知所措。

    她性子素来冷淡,不喜与人过于亲近。故而,也不太懂与人相处。

    苏老国公常年在外打仗,手掌粗糙,女儿家肤质轻薄娇嫩,老国公只轻轻在苏千璃头顶摸了摸。

    “就是有些瘦削了,回头让人给你多补补”苏老国公慢眼心疼道。

    “多谢曾祖关怀”

    君氏和苏彦开对视一眼,笑而不语,只是想起方才在书房里说的事,君氏的心又揪了起来。

    这时忽然传来一道温润如风的声音“看来我来的真是时候呢”一位身着青衫的少年大步流星的走来。

    苏千璃抬眼看去,少年青衫飘逸,温文尔雅,修长的身子宛如林中青松,眉眼满是潇洒柔和。

    心下暗叹,公子如玉,举世无双,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

    君氏告诉苏千璃“这是你三堂兄,名唤苏桐影”

    原来是堂兄啊“堂兄安好”

    苏桐影目光含笑扫过众人,最后停在苏千璃身上,温润的眼里一丝诧异闪过,随后朝她点头示意。

    韩氏一见儿子回来了,满心欢喜,“今个儿回来的早啊,往常休沐也不见着这般早”

    “阿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给公子卸披风”韩氏的贴身婢女阿默脸色微红,上前接过了披风。

    苏桐影生的俊秀,因父亲早逝,从小跟在苏彦开身边,自然耳濡目染也有几分儒雅之气。

    然不同于苏彦开的书生儒雅,他却是风流儒雅,府里府外的拥护者数不胜数。

    青松玉立,能文能武,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罗帐,挥袖间,随手一幅画,便能名动天下。武能战沙场,文能名天下,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如斯公子,焉能不沉沦于其中。妙儿想着。

    而得意少年此刻温润一笑“早听母亲说过这位妹妹要回来了,苏家有三郎,如今也有了三姑娘了”

    这一阵调侃,众人又是一乐。唯有苏灵无动于衷,看曾祖明显对苏千璃很是疼爱,不满的撇撇嘴。

    真如母亲所说,那个苏千璃回来后,她就不再是曾祖疼爱的孩子了。

    幼童心智,不过尔尔,却也为人之常情。

    年幼的苏灵满身盛气,样貌秀美,灵动聪慧,又同是嫡女出身,为何风头处处让苏千璃一人出尽,只一心与这个堂姐争高下,殊不知,至此终年,她都未能真正入得苏千璃的眼中……

    心有不甘之余,那人却早已离去。

    盛春及,草木皆芳菲,京城更是烟柳画桥,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京门贵家,檐牙高啄,偶有惊燕掠过。

    景苍十三年,大元与昭国为时一年的战争,以昭国战败告终,昭帝应景帝之邀,特遣第四子赴大元俢习,以促进两国友好之谊。

    经此一战,大元鼎盛时期逐显。

    天子城下,繁华荣盛,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尽显安宁从容。

    突然,人群中一阵惊呼响起。只见街道上,两名一蓝一红的快意少年驱马疾行。俊逸少年御马疾风而行,令人纷纷侧目。

    那蓝衣少年对红衣少年笑道“子陵,几日不见,御马之术又长进了”

    “你也不赖嘛!”少年眉眼如星河,光芒万丈,红衣咧咧作响。俊美的容颜间,尽是桀骜不驯的张狂之意。

    “哈哈,那就以城北梨林为终点,今日,我定不会再输你”

    “连输三次,秦颖,今日你再输给我,明日我可就找别人了”红衣少年语出,俩人朝一同策马扬鞭,留下快意非凡的背影给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