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突厥和亲

梦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啦啦文学网 www.lalawx.com,最快更新苟在边疆当藩王最新章节!

    又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这应该是新春的第一场雪了,所谓瑞雪兆丰年,辽藩所有百姓和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很高兴。长安的气候实质上和襄平城差不多,李德全张罗着把杨竞居住的偏殿窗户再糊一层,去年冬天杨竞都在与高句丽战争的军中,这屋子也没怎么住。

    “等新的宫殿筑起来就好了。殿下实在是太节俭了些”李德全在宫中大半辈子,什么奢华的场面没见过?别看杨竞掏出25万两白银修建王府,那真是不错,哪座亲王的府邸不得耗资百万啊?别的不说,就萧炎的赵国公府,就花了120万两。大王仅仅花费25万修建王府,实在是太节省了。

    杨竞倒是没有想这么多,他也没心情把精力都放在享受上,经过一年的建设和发展,辽藩各项工作基本上框架搭建起来了。现在要做的是,就是不断完善丰满这个框架,这就需要官员、需要高素质的官员。

    杨静看着吏部报上来的297名观政结束的新录用官员名单及分配岗位,陷入了沉思。这次录用的一共是300名,但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榜样和探花不用观政,直接授官。当时杨竞也没有按照惯例授状元王烈翰林院正六品的修撰,榜眼和探花也没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编修,直接把这前三名授予了新建设的银州、梅河和松江三县的七品县令,直接从最基层做起。

    这次很多观政的官员在前线都立了功,吏部按规定都给官升1级,杨竞注意到一个叫黎光的官员,考试的名次并不算靠前,100多名,但是吏部给出的评语倒是挺有意思:极其擅长蛊惑人心。那不是就是搞宣传的好手吗?自从余成调任辽东郡太守后,宣传司还真没什么特别能入杨竞法眼的人。杨竞暗暗记住了这个名字,准备过阵接触一下。

    “照准,一甲前三名继续留任知县,一年后再议”杨竞在吏部报上的折子上批到,想了想,又提笔写了一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杨竞批准了绝大部分的官员安排,就是没批准吏部将省考前三名官升1级的提议,而是让这前三名继续留任一年,杨竞对这前三名是寄予厚望的,当做部堂大臣来培养的。

    当通政司把杨竞的批复转到吏部的时候,吴晋看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句话时,很是震撼,他震撼殿下怎么这么好关于政治得失的精妙论断。吴晋直接以吏部和兵部联合发文的名义,将杨竞的这句话放在了任免人员名单前发给了辽藩所有的衙门。

    辽藩这边热火朝天的发展,朝廷那边也出了新的波澜。由于杨竞认倒霉,上缴朝廷价值30万两的2万瓶桃花酿,又给梁帝内帑上缴了3000两黄金,所以这个年,朝廷过得还不错,也没有额外增加百姓的赋税,杨竞也是算为大梁的百姓做了点事吧。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梁帝依旧在奉天殿举行大朝会,其实这种朝会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政务,主要是各种礼仪性的程序。各种仪式完结以后,礼部尚书王素出班了。

    “陛下,突厥使臣前来恭贺,正在殿外候旨”这时候突厥使者来也不奇怪,自从大梁和突厥议和后,两国关系逐渐开始正常化起来。所以赶着上元节,突厥的使者也来朝贺。

    “宣”梁帝威严的说道

    殿内群臣脸上也有光,毕竟追求万国来朝吗?至于说这个万国来朝是打来的,还是通过重金买来的,这并不重要。毕竟这钱有冤大头辽王出。嗯,杨竞要是知道群臣心里怎么想的,肯定会破口大骂。

    “臣突厥使者吉哈利封大汗突利之命朝贺梁国大皇帝陛下,特向陛下献上牛羊牵头,马百匹”这突厥的使者向梁帝弯腰行礼

    “大胆,见到陛下岂可不行跪拜之礼”鸿胪寺的官员立即出来呵斥

    “突厥和大梁兄弟之国,外臣岂可行大礼?”那突厥使者不以为意的说道

    鸿胪寺的官员和那突厥使者开始了激烈的辩论起来,梁帝也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鸿胪寺的官员和那突厥使者辩论。

    这时,那突厥使者突然诡异的笑了一下,“大皇帝陛下,微臣未尝不可向您行全礼。臣此来,除了朝贺陛下新春以外,还有一项使命,就是向陛下求亲”

    “求亲?”梁帝君臣都愣了。

    “是的,我家突利大汗听闻贵国金城公主杨秀宁貌美,特命微臣前来求取。一旦两家结亲,大梁和突厥就为翁婿之国,臣自然会向皇帝陛下行全力”那突厥使者一副阴谋得逞的表情,得意洋洋的说。

    死静、朝堂里死一般的安静的,过了好一会,王素才说道:“突利大汗今年得有60了吧?”

    “尚书大人睿智,突利大汗今年61岁”那突厥使者说道

    “金城公主今年才12,这不合适”王素出言反对道

    这金城公主是梁帝最小的公主,淑妃所生,今年才12,的确有倾城倾国之色。不过这突利可汗的年纪当她祖父都绰绰有余了,这两人怎么可以成亲?这不是荒谬吗?

    “简直荒谬,你们突厥也太不要脸了”安远侯吴观立即出言讽刺,这吴观刚参加完对突厥的战争,麾下阵亡了4万将士,连自己的亲侄子都战死了一个,他对突厥是一点好感没有。

    “侯爷还是注意一下言辞,我家大汗说了,如果贵国不同意这门婚事,他不介意亲自带领10万铁骑亲自来迎亲”那突厥使者得意洋洋的说

    武将们顿时群情激奋起来,叫嚣着不行就开战。

    “贵使,可否换一位公主,这金城公主年纪实在是太小了”这时,户部度支司主事马宁远问道

    要坏,锦衣卫指挥使何知远心里就这一个念头,马宁远这么问,不就是露怯了吗?

    果然,听完马宁远的话,那突厥使者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不行,必须是金城公主,如果贵国不同意,也可以每年支付100万两银子,连续支付3年即可。要么,突利大汗自然会率10万铁骑前来迎亲”

    100万两银子?还连续支付三年?300万两银子?这也太贵了吧?相当于大梁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了。

    “这样吧,贵使先回驿馆,我等君臣商议后再告知贵使”礼部尚书王素见武将们都要暴走了,赶紧打个圆场,先打发了突厥使者。

    “也好,三日后,外臣再来”那突厥使者大摇大摆的走了。

    “陛下,这突厥欺人太甚,臣请率大军北上,给突厥一个教训”英国公李奇受不了了,见突厥使者走了以后,立即出班说道。

    “得了吧英国公,上次你带兵出征,也没取胜啊,难到这次还要劳师靡费?”赵国公萧炎阴阳怪气的说。

    和突厥的战争,真不能说是李奇打的不好,突厥阵亡了11万的骑兵,大梁这边阵亡了11.3万士兵(6.3万骑兵和4万步兵),李奇用一半步兵和一半骑兵打突厥骑兵,几乎打出了一比一的交换比,这战绩算不错的了。

    “那国舅爷的意思,是把金城公主殿下交给一个61岁的老头?”李奇平淡的说。

    李奇的话简直杀人诛心,你萧炎不是挤兑我吗?我就叫你国舅爷,你既然是皇后的亲哥哥,理论上也是所有皇子公主的舅舅,我看你怎么好意思把名义上的外甥女送到一个老头手上。

    “既是皇家之人,自当为皇家分忧”萧炎不屑的说,这话也是在隐隐挑拨群臣,你们别没事找事,本来牺牲皇家一个公主的事,别弄得兴师动众。

    果然,萧炎的话说完,很多跃跃而试的大臣又沉默了下来。

    “陛下,不可和亲啊”新科状元、现任翰林院修撰孙宁加出班奏道,“陛下,如果一旦和亲,不仅天朝颜面扫地,更是让陛下骨肉失和,臣以为十分的不妥”

    这孙宁加就是上次杨竞奏报收复高句丽所占九县后,第一个出班恭贺梁帝的臣子,为人十分的正派。

    “哦?又是你?北上抵御突厥高句丽需要200万两银子,难道孙修撰负责筹集?”太子这时候也说话了。

    “那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用幼女换和平?”孙宁加不屑的说

    “大胆,你这是和储君说话的态度吗?”立即有太子府的属官弹劾孙宁加。

    就在朝堂上你争我吵的时候,后宫,延禧宫,一个小太监正跪在地上着急的说:“淑妃娘娘,不好了,皇帝要把公主送去突厥和亲啊”

    延禧宫的主位上坐着一位宫装少妇,三十岁左右的年级,长的是倾城倾国,旁边是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女,长得和这少妇一模一样,这两位正是淑妃和金城公主杨秀宁。

    淑妃闻言大惊,“金城才12岁,怎么和亲?你没听错?”

    那小太监磕头如捣蒜,“娘娘,奴婢没听错。突厥使者就是在奉天殿点名要公主去和亲,群臣反对,但赵国公赞成啊”